101.從配置的性質上看,可將企業人力資源配置分為( )
A.數量配置
B.個體配置
C.結構配置
D.質量配置
E.整體配置
102.制定企業員工培訓規劃的要求有( )
A.系統性
B.多樣性
C.有效性
D.標準化
E.普遍性
103.對培訓需求分析的表述,正確的有( )
A.要全方位考慮
B.需要企業多部門共同協商
C.要考慮企業近中期的工作計劃
D.應當由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提出
E.一般由培訓的組織管理部門負責完成培訓需求的確認
104.課程設計程序包括( )等工作內容。
A.課程決策
B.課程設計
C.課程改進
D.課程評價
E.課程宣講
105.管理培訓體系的設計要有利于( )
A.企業總體目標的實現
B.企業競爭能力的提高
C.企業獲利能力的提高
D.企業獲利水平的提高
E.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106.案例評點法作為一種培訓方法,所選擇的案例要有( )的特點。
A.多樣性
B.真實性
C.創新性
D.啟發性
E.結合性
107.進行培訓效果行為評估的難點包括( )
A.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B.難以剔除不相干因素的干擾
C.問卷設計存在較大難度
D.難以分辨培訓效果與培訓課程的關系
E.學員對培訓師的印象好壞容易影響評估結果
108.針對管理性組織和服務性組織,考評的主要內容是( )
A.出勤率
B.工作效率
C.工作方式
D.組織氣氛
E.整體素質
109。按照測量水平的不同,考評量表包括( )
A.名稱量表
B.系數量表
C.等級量表
D.等距量表
E.比率量表
110.用客戶關系分析圖法提取關鍵績效指標,該方法的特點包括( )
A.其應用范圍受較大限制
B.適用于各種工作崗位
C.可用于個人的工作產出分析
D.可用于團隊的工作產出評估
E.可分析企業下屬的各個部門
111.( )屬于行為導向型的主觀考評方法。
A.關鍵事件法
B.合成考評法
C.選擇排列法
D.強制分配法
E.行為定位法
112.考評結果過松過寬,容易( )
A.阻礙組織的變革和發展
B.使業績優秀的員工受到傷害
C.促使員工個人主義情緒高漲
D.形成狹隘的內部保護主義傾向
E.使員工滋生某種僥幸心理蒙混過關
113.實施360度考評應密切關注的問題包括( )
A.使用客觀的統計程序
B.應公開績效考評的結果
C.要求考評者對其意見承擔責任
D.培訓管理者成為360度考評的專家
E.在組織面臨士氣問題時宜采用此法
114.一般而言,企業進行薪酬調整的依據包括( )
A.員工的績效改善
B.生活成本變動
C.競爭對手薪酬水平的調整
D.經濟發展水平提高
E.企業經營狀況與支付能力變化
115.一般而言,薪酬調查的結果能夠為( )提供參考依據。
A.績效管理制度的調整
B.員工薪酬差距的調整
C.整體薪酬水平的調整
D.崗位薪酬水平的調整
E.薪酬晉升政策的調整
116.對薪酬調查的數據進行整理匯總、統計分析時,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 )
A.數據排列法
B.頻率分析法
C.回歸分析法
D.離散分析法
E.概率推斷法
117.關于經營者年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經營者的年薪與工作責任、決策風險、經濟效益掛鉤
B.經營者的年薪及其調整由企業的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決定
C.經營者的利益與員工的利益相分離,而與企業利益相聯系
D.經營者的年薪應在員工工資總額內列支,與員工工資制度相分離
E.年薪的浮動工資從管理費用中支出,固定工資從企業稅后利潤中支出
118.薪酬結構的類型包括( )
A.以績效為導向
B.以行為為導向
C.以工作為導向
D.以技能為導向
E.以服務為導向
119.在制定薪酬計劃時,企業在未來一年人力資源規劃資料應包括( )
A.擬招聘的新員工人數
B.企業現有的員工人數
C.預計休假的員工人數
D.預計退休的員工人數
E.企業在過去一年內實際發生的薪酬總額
120.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可參考( )等憑證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
A.考勤記錄
B.勞動者的家屬及其他人的證明
C.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D.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
E.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121.勞務派遣中,( )屬于用工單位應當履行的責任。
A.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B.與被派遣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C.執行國家勞動標準,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D.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E.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122.關于制定工資指導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只需符合各個行業及其企業的需要
B.應注意與國際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
C.堅持平均工資的增長低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
D.堅持企業工資總額的增長低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
E.應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對工資增長的總體要求
123.按照勞動爭議主體的不同,可以把勞動爭議劃分為( )
A.權利爭議
B.利益爭議
C.個別爭議
D.集體爭議
E.團體爭議
124.勞動爭議的解決機制包括( )
A.自力救濟
B.社會救濟
C.自力救濟與公力救濟相結合
D.公力救濟
E.社會救濟與公力救濟相結合
125.勞動爭議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的條件包括( )
A.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B.申請人與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
C.申請時間符合申請仲裁的時效規定
D.有具體的仲裁請求以及所依據的事實、理由
E.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交流平臺:人力資源考試qq群 233網校app下載
成績查詢:2015年5月人力資源管理師成績查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