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婦女社會工作
本章所涉及的主要服務對象包括婚姻家庭中的婦女、單親媽媽、失獨母親、流動和留守婦女、家庭暴力中的婦女等。考生主要要對這幾類人群的問題及成因、需求、相關政策和支持資源、介入策略和成效進行詳細的重點記憶,特別是針對婚姻暴力的最新法規及介入要結合相關的政策、理論來進行理解。
本章重要程度:★★★★
本章分值分布:
時間 | 題型 | 分值 |
2019 | 方案設計 | 20分 |
2021 | 案例分析 | 20分 |
本章思維導圖:
本章主要知識點
要點 | 主要內容 |
婦女的需要及問題 | 1.婦女的需要:維護婦女權益和保障婦女全面發展的需要;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將性別平等納入決策主流的需要。 2.婦女的問題:婚姻與家庭問題;針對婦女暴力的問題;婦女的生殖健康問題;留守婦女和流動婦女的問題;婦女的就業問題;婦女的貧困化問題;拐賣婦女問題;婦女土地權益保障部有題;婦女的參政問題。 |
針對傷害婦女行為的干預 | 1、暴力類型 (1)婚姻暴力(低自尊、暴力正常化); (2)拐賣婦女; (3)針對婦女的性暴力。 2、干預原則 (1)生命安全;(2)接受受害者;(3)尊重;(4)建立專業關系。 3、 干預策略 (1)法律完善;(2)提供服務;(3)受暴婦女支持小組;(4)多部門合作。 |
婦女賦權的方法 | (1)干預目標 個人層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人際層次—與他人合作促成問題解決;環境的層次—促進改善社會政策的能力。 (2)評估婦女賦權的層次指標 福利平等層面—女性與男性獲得相等福利資源; 資源使用層面—婦女使用生產資料的權利; 意識層面—社會性別意識; 參與層面—平等參與家庭、社區和社會方面的支配和決策; 資源的支配層面—意識提升和決策參與,平等支配生產資資料和利益分配。 (3)婦女賦權的方法 ①意識覺醒:鼓勵—增進婦女自信和能力;閱讀、小組或者觀影—了解婦女社會地位,建立思想基礎;讓服務對象認識到問題與權利相關。 ②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之間的協同關系,是相互教育的過程; ③借助集體行動,倡導政策改變(民眾戲劇)。 |
性別視角的婦女社會工作方法 | (1)建立關系:建立信任、真誠、平等的合作關系; (2)協助婦女重新界定問題,提升意識; (3)挖掘自身潛能,聯絡周圍資源,解決面對問題; (4)協助類似處境的婦女建立支持小組;建立小組要兼顧婦女的兩種需求;小組活動的時間和場地要根據婦女情況而定;性別敏感小組的工作內容;支持和鼓勵婦女自助小組,互助作用對婦女的幫助。 (5)社區層面:宣傳和教育、參與式方法、倡導、資源鏈接;多部門合作。 |
經典例題
社會工作者在某社區開展需求調研時發現:該社區的低收入家庭中有勞動意愿和能力的婦女共30名。她們大多從農村嫁到城里,婚后長期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身邊幾乎沒有能談心的朋友。由于沒有工作收入,她們的家庭地位較低,一旦發生家庭矛盾,只能忍氣吞聲。因此,她們希望學一些在家能做的手工編織技能,實現勞動創收和照顧家庭兩不誤,提升自身價值和家庭地位。
結合需求調研,社會工作者組織這些婦女成立了手工編織互助組。在開展手工編織技能培訓時,她們認為應該由社會工作者制定培訓內容和學習計劃,因此幾乎不發表自己的意見。由于不自信,她們在培訓活動的討論環節也很少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驗。
問題:
1結合案例,分析該社區低收入家庭中的婦女主要有哪幾個方面的需求?
2.運用參與式學習方法,社會工作者在開展技能培訓時,應采取哪些策略促進這些婦女的改變。
1.該社區低收入家庭中的婦女的需求主要體現在:
①社會交往的需求。案例中社區低收入家庭婦女身邊幾乎沒有能談心的朋友,表明她們存在社會交往的需求。
②提高家庭收入和家庭地位的需求。案例中這些婦女沒有工作收入,她們的家庭地位較低,發生家庭矛盾,只能忍氣吞聲,表明她們存在提高家庭收入和家庭地位的需求。
③提高技能和自我價值的需求。案例中這些婦女希望學一些在家能做的手工編織技能,實現勞動創收和照顧家庭兩不誤,提升自身價值和家庭地位。表明她們存在提高技能和自我價值的需求
④提升自信心的需求。案例中這些婦女在參加小組活動時,自信不足,很少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驗,表明她們存在提升自信的需求。
2.參與式學習方法強調的是參與者介入的程度和活動中權利的分享,特別關注參與者的參與動機、參與態度、參與熱情、參與方式、參與效果等。"參與式"認為:每個人都有認識世界的方式,社會工作者不能將自己的信念或者看問題的方式強加給婦女。婦女應該參與對自己問題的界定,而不僅僅是依靠專家或者學者定義。婦女應參與制定問題解決的目標、進行討論、制定解決策略的全部過程,而不是被動地等待解決。社會工作者和參與者的關系是合作關系,社會工作者是協助者的角色,而不是專家的角色。參與式學習的主要目標是賦權,確保婦女參與培訓,實現權利關系的改變。參與過程要達到一起變,而不是婦女改變。
故社會工作者在開展技能培訓時,應采取以下策略,促進婦女的改變:
(1)使婦女們參與學習課程內容制定、課程主題和進程、課程評估等各個環節,而不是執行專家制訂的一套學習計劃。
(2) 用角色扮演、案例討論、游戲、情景劇、講故事等方法調動婦女經驗的分享,"小活動、大道理"通過小活動引發大家的深入思考,使每名婦女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
(3)不僅要讓婦女學習到知識,更重要的是提升婦女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