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課堂活動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組織能力,課外活動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能力。(?。?BR>2.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清朝末年的“廢科舉,興學校”。( )
3.中國最早的教育學教科書是從美國翻譯過來的。( )
4.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過程。( )
5.班集體的發展目標一般可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種,目標的提出由易到難、由近到遠、逐步提高。(?。?BR>6.與課堂教學相比,學生在課外活動組織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BR>7.我國在1862年設立的京師同文館采用的是道爾頓制教學形式。(?。?BR>8.生活會是班級活動的主要形式。( )
9.做好先進生的教育工作,在班主任的個別教育工作中處于首要地位。(?。?BR>10.根據課程的制定者的不同,可以把課程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 )
11.教學過程主要是一種實踐活動。(?。?BR>12.教育在個體身心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無條件的。(?。?BR>13.班會活動是班主任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優良班集體的重要方法。(?。?BR>14.課外活動是指學校在課堂教學任務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 )
15.集體教育和個體教育相結合的德育原則是加里寧的成功教育經驗。(?。?/P>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在語文課上,李老師按學生不同水平分成幾個等級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評價標準,學生自動“對號入座”,如C級組的標準是“語言通暢”,符合要求的就給高分。不少學生高興地說:“我的作文在小學里就經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師給我打了100分,我覺得學好作文還是有希望的?!崩罾蠋熡旨皶r鼓勵達標的同學繼續向B級組、A級組進軍。
1.李老師的這種做法有何積極作用?(?。不定項選擇題]
A.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B.體現了最新的教育觀念和課程評價發展的趨勢
C.體現了評價標準分層化
D.關注學生的發展
2.李老師的做法體現了新課改的哪一種理念?( )[單選題]
A.發展性評價
B.回歸生活
C.學科綜合
D.全球概念
(二)(本大題1小題,共9分)
開學第一天,新任班主任劉老師走進初二五班,發現黑板上寫著“你也下課吧”五個大字,原來,該班已經連續換了兩任班主任,原因是該班學生無論是學習、班級衛生以及日常行為規范等方面的表現都極差,前兩任班主任就因為在班主任積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當班主任的資格。如果你是劉老師,你該如何做?(?。不定項選擇題]
A.要言傳身教,還要言教情教
B.加強自身修養
C.以自己的行為舉止感化學生
D.制定嚴格的班級制度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