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D
【解析】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的統一。
2.A
【解析】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是教育最基本的途徑。
3.A
【解析】預防問題行為的關鍵是端正學生的學習目的。
4.B
【解析】學生管理的終極目的是人性完善。
5.D
【解析】教學方法現代化最為明顯的標志是計算機輔助教學。
6.D
【解析】由教育學常識可知,教育者如果單純強調人的自然性就會導致遺傳決定論;若過分強調教育的作用則易導致教育萬能論;若過分強調環境對個人發展的影響則易導致環境決定論;而過分強調以兒童為中心又會導致兒童中心論。
7.B
【解析】略。
8.A
【解析】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指出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必須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消除階級偏見,將社會勞動與教育有機結合,將社會發展與個人發展有機結合。
9.C
【解析】略。
10.B
【解析】教學過程是為了使學生獲得知識,因此領會新知識是教學過程各個階段的中心環節。
11.C
【解析】學校德育要采用不同的內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12.C
【解析】中國古代社會尤其是封建社會,教育活動的主要指向為政治倫理功能。
13.A
【解析】有關此原則最早論述見于《學記》。
14.D
【解析】教育目的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15.B
【解析】略。
二、多項選擇題
1.ABD
【解析】官學、私學和書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學校教育類型。
2.ABCD
【解析】身心兩方面逐步成熟是青年期的年齡特征,其余選項為少年期階段特征。
3.ACD
【解析】制定課程目標應研究學生、社會、學科。
4.ABD
【解析】班會一般有三類:常規班會、生活班會和主題班會。
5.ABCDE
【解析】當代教育學發展狀況的特征有:教育學研究的問題領域急劇擴大;教育學研究基礎和研究模式的多樣化;教育學發生了細密的分化;教育學科體系初步形成;教育學研究與實踐改革關系日益密切;反思自身,形成教育學元理論。
6.ABD
【解析】教育從橫向看,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7.BCD
【解析】略。
8.AD
【解析】略。
9.BD
【解析】略。
10.ABCDE
【解析】略。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