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
【解析】我國的小學產生于殷周時代,西周時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學,這是我國最早的小學。
2.B
【解析】我國《義務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有三條:首先是發展基礎教育;其次是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最后是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3.D
【解析】中國近代完備的學制系統的出現是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
4.C
【解析】“遺傳決定論”的創始人是高爾登,他的典型論調是:“一個人的能力是由遺傳得來的,它受遺傳決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機體的形態及軀體組織受遺傳決定一樣。
5.B
【解析】1986年4月,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義務教育法》。
6.D
【解析】目前,我國中小學教科書長期以來采用國定制。
7.B
【解析】個體身心發展是有順序的,不能違背這個順序。
8.D
【解析】根據個人身心發展常識,“長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是根據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特點提出來的。
9.A
【解析】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中兩個最活躍的因素,他們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推動教育過程的發展。
10.B
【解析】杜威是現代教育家,強調“在做中學”,教學過程的實質就是從現有的經驗出發,不斷向著教材所包含的邏輯經驗前進和發展。
11.D
【解析】考試主要包括命題、監考、閱卷三個階段,其中命題是核心環節。
12.A
【解析】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相配合,是課堂教學以外對學生身心施加多種影響的正規教育活動。
13.B
【解析】略。
14.D
【解析】略。
15.D
【解析】由教育學常識可知,我國歷史上,荀子將教師納入“天、地、君、親”序列。
二、多項選擇題
1.ABDE
【解析】其中蔡元培是“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中國近代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楊賢江,中國著名教育理論家,也是中國早期領導青年運動的革命家之一;徐特立、陶行知也都是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
2.BCE
【解析】孟子是內發論者,格塞爾強調成熟機制,他們都不是外鑠論者。
3.ACD
【解析】由教育學常識可知,布魯納、瓦•根舍因和贊科夫均為課程現代化的代表人物。
4.ABCE
【解析】D項僅僅公布一些管理規定,并不能表明班級成員已經融為一個集體。
5.BCD
【解析】我國監護人的設立有三種方式,即:法定監護、指定監護和委托監護。
6.ACD
【解析】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是布盧姆對教育目標分類學主要部分的劃分。
7.AC
【解析】內容的豐富和課程結構的更新是文化發展對學校課程產生影響的主要體現。
8.ABCD
【解析】我國的學校教育層次分為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9.BCD
【解析】“三藝”是指文法、修辭和辯證法。
10.ADE
【解析】教育活動中要注意“三結合”,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