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叫鍛煉法。( )
2.目標管理是一種以自我管理為中心的管理模式。( )
3.測驗的效度是指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 )
4.循序漸進原則就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 )
5.學習是由反復經驗引起的,但學習引起的行為和行為潛能的變化是暫時的。( )
6.學與教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該過程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大要素。( )
7.心理健康有高低層次之分。( )
8.教師的教學活動是教師進行職業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 )
9.從根本上來說,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標準,就是動機與效果的辯證統一。( )
10.我國的教育法規必須經全國人大通過才有效。( )
11.小班教學通常班級人數規模在30~40人。( )
12.班集體內教育和教學活動的核心是少先隊。( )
13.德育個體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享用性功能。( )
14.全面發展的核心內涵是個性的自由發展。( )
15.我國正在進行的五四制實驗開始于1989年。( )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彭老師在給學生上閱讀課時,突然,有學生興奮地喊起來:“哇,好大一只鳥啊!”同學們立刻把目光都移向了窗外,好奇地問:“在哪兒啊?”顯然,他們的注意力轉到教室外那只大鳥上。彭老師見機一動,也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急切地問:“在哪里?”彭老師順著孩子們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只漂亮的大鳥,大鳥受了驚,飛走了。同學們只好回到座位上,意猶未盡,彭老師見狀打開了話題:“同學們,你們為什么喜歡這只鳥啊?”“因為很好看,因為它長得很大,很美麗……”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說個不停,頓時又變得興趣盎然。下課鈴響了,彭老師笑瞇瞇地對學生們說:“今天晚上的抄寫作業取消了,回家后每人寫一篇短文,描述你們看到的那只大鳥,并把自己看鳥的心情寫進去,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相關資料,明天在課上我們一起交流。”
1.彭老師的做法符合現代教學的什么理念?( )[不定項選擇題]
A.尊重學生的興趣與愛好
B.利用教學機智,把突發事件轉化為有意義的教學活動
C.適當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D.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
2.彭老師的這種教學方法有何積極意義?( )[不定項選擇題]
A.及時調整教學安排,抓住學生的興趣
B.因勢利導,適當地改變教學內容和進程
C.及時化解突發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
D.將突發事件巧妙轉化為積極有用的課程資源
(二)(本大題共2小懲,第1小題6分,第2小題7分,共13分)
王林平時成績一般,但總想找個機會一鳴驚人。期末考試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過教導處門口,看到里面沒人,就走了進去,一眼看到老師放在櫥里的數學試卷。他想,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正當他打開櫥門時,教導處張主任走了進來,張主任看到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張主任很嚴肅地對王林說:“平時不努力,現在偷試卷,真丟臉!你等著受處分吧!”臉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請不要處分我。”張主任怒道:“沒門!”幾天后,學校宣布了對王林的處分決定。
1.張主任的做法對嗎?( )[單選題]
A.對
B.不對
2.請指出張主任做法的不當之處( )。[不定項選擇題]
A.張主任的做法違背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宗旨
B.沒有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完整的人
C.沒有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危害,而是簡單地批評處分學生
D.未能關注學生道德、情感、態度、價值觀,做法武斷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