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
1.√
【解析】略。
2.×
【解析】德育個體發展功能應注意尊重學習個體的主體性。
3.√
【解析】略。
4.√
【解析】略。
5.×
【解析】一份教案的核心是涉及教學進程。。
6.×
【解析】強調教學過程的標準、同步、統一,難以完全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這是班級授課制的缺點。
7.×
【解析】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了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教學組織形式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社會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展,教學組織形式也不斷地發展和改進。
8.√
【解析】略。
9.×
【解析】德育目標決定了德育內容。
10.×
【解析】教學具有教育性,這是由赫爾巴特最先提出來的。
11.×
【解析】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
12.×
【解析】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這些因素包括遺傳、環境、人的個體因素等,它們彼此關聯、相互配合,共同發揮作用,促進人的身心發展。其中,教育作為特殊的環境對人的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但它無法取代其他因素對個體的影響。
13.√
【解析】略。
14.×
【解析】一節課成敗的基本標準,最終要看教學成果。
15.×
【解析】道德行為是衡量人們思想品德高低好壞的根本標志。
四、情境分析題
(一)1.ABCD 2.AB
(二)1.A 2.ABCD
在線測試: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