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策略的特征:(1)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積極主動地使用的;(2)是有效學習的方法;(3)有對學習過程的調控;(4)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由規則和技能構成。
學習策略的意義:(1)可以改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2)能更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教,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和老師負擔;(3)學習策略的訓練和培養更加符合“使學生學會學習”的目標,有利于更好的適應發展。
2.學習策略教學應遵循的原則:(1)必須能激發學習策略的認識需要;(2)能提供學習策略的具體詳盡步驟;(3)要依據每種策略選擇較多的恰當事例說明其應用的多種可能性,使學生形成概括性的認識;(4)使學習者明確策略的使用條件;(5)要求學習者評價策略的有效性。
3.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學習者在學習某一具體知識時采用的技能或手段,也就是學習者用于對信息的接受、加工、編碼、儲存、提取、運用等認知過程中的具體方法或技能。學習方法與學習策略既有區別,又緊密相連。學習方法是學習策略的知識和技能基礎,是學習策略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學習策略是有效地使用學習方法,它要借助學習方法表現出來,脫離具體學習方法的學習策略是空洞的。只有經過學習者整體策劃、綜合分析以后選用的學習方法才具有策略性。
4.復述策略的概念及常用的方法:(I)復述策略指為了記住某信息不斷積極重復的過程;(2)常用復述策略有以下方法:①排除相互干擾;②注意復習時問的合理安排;③整體識記和分段識記;④多種感官參與;⑤試圖回憶;⑥畫線。
5.精加工策略指為使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記住正在學習的東西而作的充實意義的添加、構建或升華的過程。常用的方法有:(1)記憶術:①位置法;②首字母縮略詞法;③關鍵詞法;④諧音法;(2)做筆記;(3)擴展與引申;(4)提問。
6.組織策略是建構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的過程。其方法有:(1)聚類組織策略;(2)概括法;(3)綱要法;(4)構建網絡法;(5)比較法。
7.學習策略訓練的原則:(1)主體性原則;(2)內化性原則;(3)特定性原則;(4)生成性原則;(5)有效的監控;(6)個人自我效能感。
8.高效利用最佳時間要注意:(1)根據自己的生物鐘安排學習活動;(2)根據一周內學習效率的變化安排學習活動;(3)根據一天內學習效率的變化來安排學習活動;(4)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及自己的工作曲線安排學習活動;(5)靈活利用零碎時間。
9.學習策略訓練應包括三種要素:(1)策略及鞏固練習;(2)自我執行及監控策略的使用;(3)了解策略的價值及適用的范圍。
10.指導教學模式的基本步驟:(1)先向學生解釋所選定學習策略的具體步驟和條件,在具體應用中不斷給以提示;(2)讓學生口頭敘述和明確解釋所操作的每一個步驟;(3)在教學中依據每種策略來選擇恰當的事例以說明其應用的多種可能性。
11.程序化訓練的基本步驟:(1)將某一活動技能,按有關原理分解成可執行、易操作的小步驟;(2)通過活動實例示范各個步驟,并要求學生按步驟活動:(3)要求學生記憶各步驟,并堅持練習,直至達到自動化程度。
12.完形訓練模式的基本步驟:(1)提供一個幾乎完整的提綱,需要學生聽課或閱讀時填寫一些支持性細節;(2)提供一個只有主題的提綱,要求填寫所有的支持性細節;(3)提供一個只有支持性的細節,要求填寫豐要的觀點。
13.交互式教學模式的策略:(1)總結,即總結段落內容;(2)提問,即提與要點有關的問題;(3)析疑,即明確材料中的難點;(4)預測,即預測下文會出現什么。
14.(1)指導教學模式。指導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講授法十分類似。(2)程序化訓練模式。程序化訓練就是將活動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條理的小步驟,并經過反復練習使之達到自動化程度;(3)完形訓練模式。完形訓練就是在直接講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學生練習學習策略中的某一個成分或步驟;(4)交互式教學模式。在這種學習活動中,兩個學生一組,當一個學畢主講時,另一個學生傾聽,糾正錯誤和遺漏。
特別推薦:
2012年教育心理學考試各章節重點提示及章節習題(中小學通用)
2012年考試大-教師資格站“考試應用”,免費體驗中 ![]() | ||
在線模考 |
模擬試題、章節習題、真題、預測試卷等各種試題免費做! | |
報考訂閱 |
第一時間了解報名時間、報名入口、成績查詢等考試報考. | |
我的課程 |
隨時隨地學習,2012年HD高清課件全新上線,48小時免費試聽. | |
你問我答 |
對模考試題有疑問,或者在課程學習中遇到問題,都可以提問. | |
考試應用功能不斷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