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系統解析:選擇教學媒體時,教師要綜合權衡以下因素:(1)教學情境,如全班、小組和自學;(2)學 生學習特點,如閱讀、非閱讀、視聽偏好;(3)教學目標性質,如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 (4)教學媒體的特征,如靜止圖像、動畫、文字、口語等方面的因素。
42.
系統解析:智力的個體差異反映在個體間和個體內。
(1)個體間的差異指個人與其同齡團體的常模比較表現出來的差異。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們的智力水平呈常態分布(又稱鐘形分布)。絕大多數人的聰明程度屬中等,智商分數極高與極低的人很少。一般認為,IQ超過140的人屬于天才,他們在人口比例中不到1%。
(2)智力的個體內差異,即個人智商分數的構成成分的差異。一般的智力測量都是由許多分測驗構成的,如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中就有12個分測驗,其中6個分測驗是通過言語問答進行的,被認為是測量言語智力;另外6個分測驗是通過動手操作完成的,被認為是測量操作智力。研究表明,兩個IQ分數相同的兒童,他們智商分數的構成可能有很大差異。
43.
系統解析:(1)動作品質方面,動作的穩定性、準確性、靈活性較差。
(2)動作結構方面,各個動作要素之間的協調性差,互相干擾,常有多余動作產生。
(3)動作控制方面,主要靠視覺控制,而動覺控制水平較低,且不能主動發現錯誤與糾正錯誤。
(4)動作效能方面,完成一個動作往往比標準速度要慢,個體經常感到疲勞、緊張。
44.
系統解析:班級的大小是影響課堂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班級的大小會影響成員間的情感聯系。其次,班級的大小也會影響交往模式。最后,班級越大,內部越容易形成各種非正式小群體,而這些小群體又會影響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45.
系統解析:埃里克森的發展理論指明了每個發展階段的任務,并給出了解決危機、完成任務的具體教育方法,這有助于教師理解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所面臨的沖突類型,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因勢利導,對癥下藥。如初中與高中階段正是青少年開始發展自我同一性的時期,教師要理解學生需要大量的機會來體驗各種職業選擇和社會角色。同時,教師應提供機會讓學生了解社會、了解自我,并通過討論的形式使他們解決自身所面臨的問題。在這當中,教師要始終給學生有關其自身狀況的真實的反饋信息,以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確定合理的、適合的自我同一性。
46.
系統解析: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在:幫助教 師準確地了解問題,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和理論指導,幫助教師預測并干預學生,幫助教師 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