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格式塔學派在兒童心理學方面的主要代表人,可以提到考夫卡(K.Koffka)和勒溫(K.Lewin)。
考夫卡著有《心的生長》,勒溫著有《拓撲心理學原理》(1924)??挤蚩ǖ摹缎牡纳L》并不是總結實驗的結果,而主要是用格式塔學派的原則來說明心理發展的事實。眾所周知,格式塔學派是反對元素主義的,他們反對心理學上的構造主義(構造主義認為高級心理事實是由低級心理元素構成的)、聯想主義(如感覺聯合為知覺,知覺聯合為思維等)和行為主義。他們認為整體先于部分,整體不是部分的機械相加,而是具有和部分不同的質的特點。例如,嬰兒的動作,最初是整體反應,以后才逐步分化。又如思維不是由感知覺元素拼湊起來的,而是有其自己的本質的。格式塔學派這些規點是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的。但是他們否認物質決定意識,把心理發展歸之于先驗的所謂“格式塔”(Gestalt)的形成,則是錯誤的。
勒溫主要是從格式塔學派的觀點對兒童個性形成進行了實驗研究。他用拓撲學的概念,來說明兒童心理現象。他認為兒童個體和其環境組成不可分的心理生活空間,在心理生活空間中有各種區域關系,有各種力量相互作用,這就決定了兒童心理活動。例如,在兒童心理生活空間里存在著母親和玩具時,兒童可以很高興地玩耍,但如果只有玩具存在,母親不存在時,兒童可以變成相反的心理表現。勒溫所謂心理生活空間雖然強調了心理的內部運動和關系,但完全是一些主觀臆想的東西,因為他是否定物質環境的決定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