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導學習困難學生正確認識自我
學習困難學生不善于自我評價、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因而容易降低學習目標,放棄堅持不懈的學習努力。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形成恰當的自我意識。可以考慮將智力測驗的結果告訴學生本人,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足以保證獲得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與技能,培養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同時,學習困難學生通常不是每門功課都不及格,因而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學習成功的幾門課程的原因,做出恰當的自我判斷,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成績,增強學習行為的有效感。當然,也有必要幫助他們尋找學習困難的真正原因,以利于取長補短,擺脫學習困難的困境。
(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塑造積極、健全的人格是轉變學習困難學生的第一位的任務,其根本點就在于幫助學習困難學生建立和恢復自信。自信心是一個人不斷前進的動力之源。成功教育在轉化學習困難學生的改革實踐中,始終堅持“三個相信”的教育理念,即“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追求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爭取成功的潛能,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獲得成功”,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強化他們的成功心理。但是,自信心的建立是一個漸進性的過程,需要教師的耐心和誠心予以配合,需要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前提,操作上可運用以下方法:
1.目標激勵法。用切合實際的目標激發其自身積極因素,按照“目標一成功一新的目標一新的成功”的發展思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形成積極人格。首先,目標的確立要得當,既不能過高,否則不易達到;也不宜過低,否則沒有動力作用。其次,目標須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學生在平時檢查對照和及時進行目標調控。
2.歸因訓練法。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正確歸因,提高其自我歸因能力。關鍵是使學生明確,學習困難并不是只由某一個因素造成的。若將學習成績差只歸因于相對穩定的能力因素,則必然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和對學習的恐懼心理。因此,對成績差要具體分析,多從學習動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找原因,使學生感到其“差”可變,調動學生改變自我、奮發向上的積極性。曾有這樣一部分學生,由于以往在學習上經歷了多次失敗,情緒低落,信心不足,將失敗歸因于自己智力差、能力低。班主任老師在對他們實施心理矯正的同時做歸因訓練,幫助他們將失敗歸因于努力、意志、方法等與智力、能力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因素,改善其情緒,提高其抱負水平,使之自信心逐步增強,積極性不斷提高,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3.情感溝通法。教師要有偏愛學習困難學生的胸懷,全方位地關心、理解和支持學習困難學生,多與他們交流思想,達到情感共鳴,使自己的教育行為得到他們的認同。
(三)幫助學習困難學生獲得成功感
學習困難學生遭遇到的各種挫折和失敗很多,容易體驗到焦慮不安、氣憤等消極的情緒。這些消極情緒反過來又阻礙他們努力學習。相反,成功感卻能使學生輕松愉快,增加學習興趣。正如美國的蓋茨所說:“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努力。”讓學習困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到成功感,就成為激勵學習困難學生努力學習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1.要降低教學目標要求。學習困難學生的實際水平與教學目標相距甚遠,應采取小步子策略將長遠的教學目標逐漸分解,幫助他們先達到與其實際水平比較接近的目標,然后一步一步地提高要求,逐漸接近總體的教學目標。俗話說,一次成功的學習比十次規勸或教導省力得多。努力使學習困難學生真正學懂一次、學會一次、學成一次,無疑會有效地增強學習動機。
2.幫助他們確定成功的標準。兩個學生都得到65分,對于抱負水平高的學生來說,可能體驗到慘敗,甚至痛哭流涕,而對抱負水平低的學生來說,則可能體驗到成功。學習困難學生的抱負水平應該是努力爭取比上一次有提高,要鼓勵他們制定新目標去超過上一次測驗成績,即使仍然是不及格,只要比原先成績有進步就是成功。
3.要肯定他們的任何一點進步,即使是微小的進步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容易的,應及時地肯定和表揚。
(四)激發學習困難學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學生追求知識的需要,是學習動機的基礎。引發學習困難學生的求知欲,首先要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在講授教學內容之前,先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問題,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為學習困難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問題要小而具體,新穎而有趣,有啟發性,并有適當的難度。引發學習困難學生的求知欲,也要注意知識的積累。他們的基礎知識較差,只有當某一知識領域內的知識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才有可能使他們對這一領域的知識學習產生興趣。
(五)講究教育教學方法
學習困難學生自尊心比較脆弱,如果沒有采用恰當的方式教育教學,就可能使這些學生產生強烈的消極情緒。為了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既要注意教育方式,又要講究教學方法。在教育工作中,按照成功教育的動力機制原理,以期望、機會、評價為杠桿,堅持正面鼓勵為主的教育原則和方法,保護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批評學生時要講究藝術性,做到講場合、講時機,設計好善后工作;再比如,將尖銳的批評軟化處理,將敏感的問題含蓄處理,將正向沖突迂回處理,將非原則矛盾淡化處理等。在教學實踐中,成功教育根據學生能力培養的三種訓練途徑(幫助成功、嘗試成功、自主成功),采取了與之相應的三種教學模式,從易到難、由淺人深地啟迪學生智慧。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學習困難的存在,盡量采用愉快教學、分層教學、嘗試教學等方法,對后進學生實行提問優先、解答優先、輔導優先的“三優先”策略,布置作業時分層次、分梯度、分難度,確保學生作業收到實效。當然,培養學生合理的自尊還有許多渠道,它要求為師者能夠真正做到關心學生、理解學生、愛護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教育達到預期的目的。
(六)創設有利于學習困難學生進步的環境
學習困難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除了直接教育的影響和作用外,還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環境。造成學習困難學生心理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師、家人和同學對其的不理解、不尊重、不寬容與不接納。作為教師應在教育實踐和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敏銳的思維和觀察力、積極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開朗健康的性格,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和在教育教學中無可替代的作用,著力創設有利于學習困難學生進步的環境。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為孩子提供和諧、溫馨的生活空間和積極向上的心理支撐。另外,學校要想辦法結合有關部門,整頓不利于學生發展的外部環境,給學生創設一個安心學習的空間。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