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輔導知識>中學心理學輔導

2015遼寧教師資格中學心理學復習資料:3.4品德的形成

來源:233網校 2014年12月13日

第四節 品德的形成

  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是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因此,教師就要了解品德的本質及結構特征,把握青少年品德形成發展規律,掌握矯正不良品德的方法。
  一、概述
  (一)什么是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質,是指個體按照社會道德準則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定的心理特征或傾向。與品德密切相關的是道德,道德是一定社會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人們按照社會規范、準則來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言行,并以此來要求和評價他人的舉止。道德一方面表現為社會的道德風尚;另一方面又表現為個人的品德,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二)品德與道德的關系
  1.品德與道德的區別。
  (1)品德與道德所屬的范疇不同。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辨別是非善惡、指導或調節行為的尺度。它的產生、發展和變化服從于整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屬于社會意識形態范疇。而品德是一種個體現象,是個體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道德在個體頭腦中的主觀映象,其形成、發展和變化既受社會規律的制約,又受個體的生理、心理活動規律的制約。
  (2)品德和道德所反映的內容不同。道德所反映的內容比品德廣闊得多,概括得多。道德包含社會生活的總體要求,是調節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的完整體系,而品德包含的只是社會、道德規范的局部。
  (3)品德與道德產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產生的力量源泉是社會需要,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給予道德以力量。而品德產生的力量源泉則是個體的需要。個體為歸屬于一定的社會群體,為社會所接納,就必須遵守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協調個人與社會、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的關系,正是這種社會性需要促使人們自覺地按照道德要求發展與完善自我品德。
  2.品德與道德的聯系。
  (1)品德是道德的具體化。品德是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和在個體實踐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2)道德影響著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品德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在社會道德輿論的熏陶和道德教育的影響下,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因此,社會道德風氣的發展變化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個人品德面貌的發展。品德的形成、發展以一定的社會道德為前提,可以說,離開了社會道德,品德就無從談起。
  (3)個體的品德對社會道德狀況有一定的反作用。即眾多的個人品德能夠影響社會道德面貌和風氣。如果離開了社會中具體的人的道德品質表現,道德就只能成為無實際意義的行為規范了,也就失去了其作用,更談不上發展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品德是道德的基礎。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盈江县| 吉隆县| 江山市| 延寿县| 屯昌县| 光泽县| 临江市| 大埔县| 定日县| 大姚县| 巴青县| 保山市| 独山县| 南涧| 卢氏县| 临沧市| 彭山县| 桐梓县| 绥江县| 天台县| 康马县| 赣州市| 永泰县| 和顺县| 中阳县| 横山县| 平塘县| 沧州市| 玛多县| 长寿区| 舞阳县| 延安市| 德阳市| 肥乡县| 阿坝县| 鄂托克前旗| 吴江市| 玛纳斯县| 平谷区| 西吉县| 博爱县|
登錄

新用戶注冊領取課程禮包

立即注冊
掃一掃,立即下載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