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記憶
【內容提要】
本章闡述了記憶的概念,記憶的種類,記憶的加工過程,遺忘及其規律,表象的特征與作用,并介紹一些有效的記憶方法。
【學習目標】
1.識記記憶、遺忘、表象的概念。
2.理解掌握記憶的加工過程。
3.理解掌握遺忘的規律以及遺忘的原因。
4.理解掌握表象的特征。
5.學會運用有效的記憶方法提高記憶力。
第一節 概 述
人們在感知的基礎上獲得了關于客觀世界的初步認識。但要使認識深化,把握事物的本質,就要擺脫當前具體事物的限制,獲得更多的感性材料并有效儲存,以利于思維的加工整理,正確認識客觀世界的普遍規律。這就要求心理活動有很好的記憶功能。
一、什么是記憶
記憶是人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記憶與感知覺不同,感知覺是人們對當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認識,它是對事物的感性認識。但記憶是比感知更復雜的心理現象,記憶反映的是過去的經驗,它以感覺為基礎,通過進一步學習而達到理性認識。
記憶對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記憶是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雖然是從感知覺開始的,但如果沒有記憶,人們感知過的事物就不能保留下來,就無法積累知識經驗,就無法擺脫感性認識進行思維與想象,也就沒有個體的心理發展。人類心理的大部分功能在發揮作用時都需要記憶系統的協調,從簡單的行為、感知到復雜的思維都必須在記憶的基礎上;其次,記憶是人類學習知識的前提。知識是人類實踐經驗的產物,記憶是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沒有記憶,任何學習都無法進行。記憶在學習中具有直接作用,是獲得和鞏固知識的必要條件。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