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通過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這三個基本環節在人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
識記是記憶過程的第一個基本環節,是指個體獲得知識和經驗的過程,它具有選擇性的特點。保持是指已獲得的知識經驗在人腦中的鞏固過程,它是記憶過程的第二個基本環節。保持是識記的延續,是把感知過的事物、體驗過的情感、做過的動作、思考過的問題等,以一定的形式存儲在頭腦中的過程。保持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后來經驗的影響,在質和量上均會發生變化。在質方面的變化表現在:記憶的內容比原來識記的更簡略和概括,主要內容和顯著特征被保持,而一些不太重要的細節趨于消失;保持的內容比原來識記內容中的某些特點更突出、夸張或歪曲,變得更生動離奇、更具特色。在量的方面變化表現在:一是記憶回漲現象,即記憶恢復現象,指學習某種材料后相隔一段時間所測量到的保持量,比學習后立即測量到的保持量要高。二是保持的數量隨時間的推移而日趨減少。有一部分回憶不起來或回憶發生錯誤,這種現象就叫做遺忘。遺忘是保持的對立面,保持的喪失就意味著遺忘的出現。回憶和再認是在不同的條件下恢復過去經驗的過程。過去經歷過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們在人腦中重新呈現出來的過程稱為回憶;過去經歷過的事物再次出現在面前,能把它們加以確認的過程稱為再認。回憶和再認是記憶過程的第三個基本環節。一般來說,再認比回憶更容易提取信息。這是因為再認時有較多的線索給以提示,可幫助盡快地確認。能回憶的內容,一般都能再認,能再認的內容卻不一定能夠回憶。
記憶過程中的三個基本環節是相互依存、密切聯系的。沒有識記就談不上對經驗的保持,沒有識記和保持就不可能對經驗過的事物回憶或再認。因此,識記和保持是再認或回憶的前提,再認和回憶則是識記和保持的結果,并能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識記和保持的內容。
從信息加工論的觀點看,記憶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對信息的編碼相當于識記過程,對信息的儲存相當于保持過程,對信息的提取相當于再認或回憶過程。儲存在人腦中的信息在應用時不能提取或提取發生了錯誤則相當于遺忘現象。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