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單元 員工培訓評估方法與應用【本章脈絡】
學習目標
通過學習,明確非正式評估與正式評估、建設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以及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的內容,掌握培訓定性與定量的評估、受訓者培訓成果的評估、培訓主管業績的評估,以及培訓師綜合評估的程序和方法,并能夠按要求撰寫培訓評估報告。
知識要求
培訓評估方式方法的分類。
(一)非正式評估與正式評估
1.非正式評估
非正式評估是指評估者依據自己的主觀性判斷,而不是用事實和數字來加以證明。非正式評估的一個優點在于可以使評估者能夠在培訓對象不知不覺的自然態度下進行觀察,這就減少了一般評估給培訓對象帶來的緊張不安,從而在某種意義上增強了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和評估結論的客觀性、有效性;另一個優點在于方便易行,幾乎不需要耗費什么額外的時間和資源,從成本收益的角度來看是很值得的。
2.正式評估
正式評估往往具有詳細的評估方案、測度工具和評判標準。它盡量剔除主觀因素的影響,從而使評估更有信度。在正式評估中,對評估者自身素質的要求降低了,起關鍵作用的因素不再是評估者本身,而是評估方案和測試工具的選擇是否恰當。正式評估的優點是在數據和事實的基礎上作出判斷,使評估結論更有說服力;更容易將評估結論用書面形式表現出來,如記錄和報告等;可將評估結論與最初計劃進行比較核對。
(二)建設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
1.建設性評估
建設性評估是在培訓過程中以改進而不是以是否保留培訓項目為目的的評估。如果評估結論表明培訓并不像培訓者所期望的那樣良好地運轉,那么可以對培訓項目作出適當的調整,如改變培訓的形式等。建設性評估是一種非正式的、主觀的評估。
2.總結性評估
總結性評估是指在培訓結束時,為對受訓者的學習效果和培訓項目本身的有效性作出評價而進行的評估。這種評估經常是正式和客觀的。
(三)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
1.定性評估
定性評估法是指評估者在調查研究、了解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相關標準,對培訓效果作出評價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在于評估的結果只是一種價值判斷,因此它適合于對不能量化的因素進行評估。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采用這類培訓評估方法。
2.定量評估
定量評估法是通過對培訓作用的大小、受訓人員行為方式改變的程度,以及企業收益多少給出數據解釋,在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揭示并闡述員工勞動行為改變、技能形成、素質提高等方面的規律性,從培訓評估的定量分析中得到啟發,然后以描述形式來說明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