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案例分析
案例1.(答案要點)
3~4歲是兒童口吃的常見階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說話時過于急躁、激動和緊張。3~4歲的兒童急于想表達自己的思想時,容易出現言語流節奏的障礙;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兒童期是好模仿期,對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矯正口吃的重要原則是解除緊張。小華母親采取取笑甚至打罵的方法是錯誤的。這不僅不能矯正口吃,反而會加劇兒童緊張心理,導致兒童不愿說話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個性。
案例2.對案例的分析如下: (答案要點)
(1)聽了生理醫生的話, “年輕媽媽”從緊張到開朗說明:①幼兒期心理變化迅速;②心理學常識急需普及。
(2)讓女士尷尬說明:孩子在言語發展過程中尚不能把人稱代詞區分開; “替小狗玩一次”說明孩子在模仿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具有創造性。
(3)這是小孩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必著急,應注意教育引導,特別是對小孩創造性,要注意保護、培養;多學習幼兒心理方面和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