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案例題
1.[參考答案]
識記是獲得知識、積累經驗的必由之路,要提高記憶效率,首先要有良好的識記。只要講究方法,尊重識記的規律,是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識記的效果取決于主客觀因素。
就主體而言,首先是否有明確的識記目的和任務,是否有強烈的學習愿望和純正的動機,是影響識記效果的決定性因素。其次,識記中.對材料理解得越透,記憶的效果越好。因此,加強對識記材料理解是使材料長久保持的關鍵。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對本來有意義聯系的材料,盡量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采用意義識記。其次是賦予無意義聯系的材料以人為的意義,即把無意義聯系材料意義化,進行主觀組織、再編碼,這樣會有助于儲存和保持。
總之,凡是把識記的對象變成智慧操作的對象,記憶效果就會明顯地提高。查包洛賽茲的實驗說明了把需要識記的材料變成活動的直接對象,在進行智慧操作的活動中,能更好地走向、清晰地感知、深刻地理解,并易于引起興趣和專注。在教學中,讓學生做些模型、小實驗,進行模擬等活動都有助于鞏固所學的知識。
就客體而言,材料的數量、性質和內容均影響識記的效果。一般來說,要達到同樣的識記水平,材料越多,識記所用的平均時間也就越多。因此,在一定的時間內識記的數量不宜過多。
識記的材料有的是直觀形象的,有的是抽象的文字材料,究竟哪種性質的材料識記效果好,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成人對文字材料識記較好,兒童對直觀形象材料的識記優于文字材料。
就識記方式而言,多種記憶類型的協同記憶以及多種感官的協同識記,比單一類型或單一種感官的識記效果好。有人做過一個實驗,讓第一組被試只看某一識記材料,第二組只聽同一內容,第三組既看又聽。結果發現,視覺識記組可記住內容的70%,聽覺識記組記住60%,視聽組可記住80.3%。事實表明,多種感官在識記活動中同時發揮作用,可取得良好的識記敢果。在學習外語時,眼看、耳聽、口說、手寫同時發揮作用,其記憶效果大大優于單一感官的識記效果。
可見,巧妙地使用記憶術也是改善記憶,提高識記效果的有效措施。
2.[參考答案]
(1)這個案例體現了班杜拉的社會認知學習理論。
(2)這個理論的內容是:對學習實質的認識班杜拉認為,人類學習的實質應當是觀察學習。大部分的人類行為是通過對榜樣的觀察而獲得的。觀察學習是人類學習的一個途徑,它避免了嘗試錯誤和暗中摸索的過程,從而縮短了學習進程。班杜拉認為,通過直接經驗而進行直接學習只是學習的一種形式,而通過直接經驗進行的任何學習,只要通過觀察榜樣示范就能夠進行。學習過程的認識包括:①注意過程;②保持過程;③復制過程;④動機過程。
(3)觀察學習具有直接學習不可比擬的優勢,主要表現在:
首先,在觀察學習中,學習者可以迅速掌握知識和行為模式,縮短學習進程,而直接學習需要一個長時間的嘗試錯誤過程。
其次,觀察學習可以不受限制,從各種示范中獲得大量的知識和行為模式。而直接學習往往是通過個體經驗獲得零散瑣碎的知識和行為模式。
再次,觀察學習省時省力而且又能避免直接學習因失敗而造成重大損失。
最新試題: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