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個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加涅在其所著《學習的條件》一書中,將教學可能產生的結果即學生的學習結果或教學目標分為動作技能和態度及( )。
A.表達技能
B.智力技能
C.學習策略
D.行為策略
2、根據皮亞杰的觀點,可以同時從兩個或兩個以上角度思考問題,這一特征是兒童認知發展水平達到哪個階段的重要標志?(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3、有位歷史老師教中學生記憶明朝遷都北京的歷史年代,指導學生把1421記成“一事二益”。這種方法是( )。
A.復述策略
B.組織策略
C.精細加工策略
D.自由聯想策略
4、在哪個階段,學生的倫理道德開始形成但又具有兩極分化的特點?( )
A.學前階段
B.小學階段
C.初中階段
D.高中階段
5、對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的比較研究發現,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具有預見性,并( )。
A.以教材為中心
B.以學生為中心
C.以考試為中心
D.以目標為中心
6、下列哪項內容不是學生心理發展的特征( )。
A.連續性與階段性
B.定向性與順序性
C.不平衡性與差異性
D.跳躍性
7、課堂里某些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稱為( )。
A.群體凝聚力
B.群體規范
C.課堂氣氛
D.人際關系
8、學習者因榜樣受到強化而使自己也間接受到強化,我們稱這種強化為( )。
A.直接強化
B.替代強化
C.具體強化
D.概括強化
9、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個階段,動覺控制起主導作用?(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練
10、個體的成就動機中含有兩種成分:追求成功的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傾向
B.避免失敗的傾向
C.避免困難的傾向
D.追求刺激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