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情景題(每道情景題后有4個問題,在每個問題給出的備選
答案中,有至少一個或若干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情景題共2小題,
每小題10分,共20分)
71、71-78上寫字課的時候,黑板上的拼音,老師是用彩色粉筆寫的。學生的作業交上來了,有一個學生的作業本上只有漢字而沒有拼音。老師問: “你怎么不寫拼音?”學生說:“老師,你也沒有寫拼音。”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一般用紅色筆批改作業,這能夠體現知覺的( )。
A.選擇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體性
72、
根據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老師用彩色粉筆寫拼音,學生卻沒有看到,這可能是因為( )。
A.學生是色盲,教師不知道
B.彩色拼音與黑板沒有形成鮮明對比色
C.學生不想寫拼音找的借口
D.教師的拼音寫錯了
73、
感知規律有哪些?( )
A.強度律
B.差異律
C.活動律
D.組合律
74、
在教育教學中,應如何運用感知規律?( )
A.對于強度律,教師應突出強調那些低強度但重要的要素
B.對于差異律,教師應注意對象與背景的差異性
C.對于活動律,教師應注意以活動變化的形式呈現對象
D.對于組合律,教師應注重對教材的編排分段分節
75、
75-821920年,在印度加爾各答東北的一個名叫米德納波爾的小鎮,人們發現了兩個“狼孩”。這兩個“狼孩”后來被送到米德納波爾的孤兒院去撫養,人們還給他們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瑪拉,小的叫阿瑪拉。在孤兒院里,人們首先對他們進行了身體檢查,發現他們身體的生理系統是正常的,只有少許營養不良。人們還發現這兩個狼孩雖然長得與人一樣,但行為舉止卻完全和狼一樣。他們白天睡覺,夜晚活動,常常像狼那樣嚎叫。他們用四肢爬著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邊吃。于是研究者就在人類的正常社會環境里對其進行訓練,教他們識字,教他們學習人類的基本行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阿瑪拉不幸死亡,卡瑪拉在四年之后(十一二歲)才開始能夠講一點點話,但智力只相當于一個普通嬰兒的智力水平。
“狼孩”的案例說明了( )對于個體發展的影響。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個體主觀能動性
76、
個體心理發展具有什么特點?(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差異性
D.不平衡性
77、
卡瑪拉經過訓練,智力水平也只相當于一個普通嬰兒的智力水平,為什么?( )
A.不適應人類生活
B.沒有接受學校教育
C.錯過智力發展關鍵期
D.沒有父母關愛
78、
“狼孩”的案例說明了( )。
A.心理是個體對于客觀現實的主觀映像
B.社會實踐決定人的心理內容
C.心理活動是主動的
D.心理活動是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