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構成互動系統的學校教育中的三個核心因素是( )。
A.教師、學生和環境
B.教師、學生和教材
C.學校、家庭和社會
D.課堂、教材和師生
12、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是( )。
A.家庭
B.社會
C.學校
D.工作單位
13、
在解幾何證明題時,學生常從問題的目標狀態往回走,先確定達到該目標所需要的條件,然后再將達到目標所需要的條件與問題提供的已知條件進行對比,完成證明過程。這種方法屬于問題解決中的( )。
A.反推法
B.算法式
C.簡化法
D.類比法
14、
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當學習任務比較復雜而且困難時,可達到最佳水平的學習動機應該是( )。
A.高
B.低
C.較高
D.較低
15、
一個人對人對己、對事對物的態度是( )。
A.與生俱來的
B.在先天因素基礎上形成的
C.實踐鍛煉的結果
D.通過學習而形成的
16、(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給予的反饋,有時也稱結果知識。
A.內部反饋
B.外部反饋
C.方法反饋
D.形式反饋
17、
( )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
A.苛勒
B.桑代克
C.布魯納
D.斯金納
18、
下列內容中不能發生遷移的是( )。
A.性格
B.氣質
C.能力
D.情感和態度
19、
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對相似的單詞不能加以正確區分的現象屬于( )。
A.分化
B.泛化
C.消退
D.遺忘
20、
個體早期生命中有一個較短暫的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的時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這一時期稱為( )。
A.關鍵期
B.守恒期
C.轉折期
D.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