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5分)
1.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__________。
2.“場獨立”與“場依存”這兩個概念最初來源于__________對知覺的研究。
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__________ (簡稱s—B量表)。該量表最初由法國人比納和西蒙于l905年編制,后來由斯坦福大學的推孟作了多次修訂而聞名。
4.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地形成__________,而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
5.當預示厭惡刺激即將出現的信號呈現時,有機體也可自發地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避免了厭惡刺激的出現,則該反應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增加。這類條件作用則稱為“__________ ”
6.防止遺忘最根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
7.__________是知識應用過程中的首要環節。
8.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動的結構與要求,在頭腦中建立起操作活動的__________的過程。
9.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在心理學上稱之為__________。
10.__________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
11.__________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心理成分。
12.所謂__________,是指與學習需要相聯系的外界刺激物,如家長的獎勵、教師的表揚、同伴的贊揚等。
13.一般來說,前后所學的信息之間存在相互干擾。先前所學的對后面所學的干擾叫做__________;后面所學的對前面所學的干擾叫做__________。
14.1941年,__________和__________對賈德的觀點和實驗進行了驗證性實驗,實驗結果表明:提示原理對遷移有重要的效果,而且提示地越詳細,效果越好。
15.自我肯定行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依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和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情感。
三、判斷說明題(先判斷正誤,再改錯;判斷錯誤不得分;每題5分,共25分)
1.教師教學應該另起爐灶,可以不考慮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
2.個體在關鍵期內可迅速獲得的某些能力,錯過了將無法再獲得。
3.知識等于能力。
4.態度與品德的實質是相同的。
5.學生將成敗歸因于能力比歸因于努力會產生更強烈的情緒體驗。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布魯納的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
2.簡述影響知識應用的因素。
3.簡述影響品德形成的基本條件。
4.簡述如何利用遷移促進學生的學習。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試述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2.試述學習策略中的元認知策略。
最新試題: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