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5分)
1.小學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小學學校情境中__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2.皮亞杰認為,適應包括同化和___________兩種作用和過程。
3. 指學習者通過觀察他人行為所帶來的獎勵性后果而受到強化。
4.適當的超額學習,指實際學習的次數要適當超過剛好能夠回憶起來的次數。研究表明,超額學習程度達___________時,效果最佳。
5.概念學習就是要理解某類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征。概念學習有兩種主要方式:概念形成和___________。
6.根據動作的精細程度與肌肉運動強度的不同,可以將操作技能分為細微型操作技能和___________。
7.皮亞杰通過觀察兒童的活動,用編造的___________同兒童交談,考察兒童關于公正、責任、欺騙、獎勵等道德發展問題。
8.有結構的問題有兩個基本特征。第一,問題的明確性;第二,_________。
9.__________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通過練習和使用某種力量克服障礙,完成某種任務的愿望或傾向。
10.元認知包括兩個成分:對認知過程的__________與對認知行為的調節和控制。
11.形式訓練說是18世紀中葉在西歐形成的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的一種遷移理論,因此也有人稱其為 。
12.定勢對遷移的影響表現為兩種:促進和 。
13.焦慮癥是一種以與__________不相適合的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癥。
14.課堂教學觀摩可分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教師的__________和人格特征與職業成就之間都有關系。
三、判斷說明題(先判斷正誤,再改錯;判斷錯誤不得分;每題5分,共25分)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認為,兒童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它必須經歷一系列順序不變的階段,因此前一階段發展不好就不能進入下一階段。
2.按照維特羅克的模式,學習過程不是先從感覺經驗本身開始的,而是從對這一感覺經驗的選擇性注意開始的。
3.道德情感的內容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義務感、責任感、事業感、自尊感和羞恥感。其中,愛國主義情感、責任感和自尊感對于兒童和青少年尤為重要。
4.功能固著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定勢,即從物體的正常功能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定勢。有時候功能固著能夠對問題解決起積極作用,有時候起消極作用。
5.心向與定勢常常是指的同一種現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定勢對遷移的影響表現為阻礙作用。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2.什么是有意義的學習,有意義學習的條件有哪些?
3.簡述小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4.簡述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試論述成敗歸因理論,并聯系小學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對小學生的考試進行正確的歸因。
2.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對我們教學實踐的啟示。
最新試題: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