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定項選擇題
1.BCD
【解析】教學內容是教學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學內容表現為教學大綱、教
材、課程。因此,答案選BCD。
2.BCDE
【解析】具體運算階段,兒童的思維有如下主要特征:多維思維;思維的可逆性;去自我心;具體邏輯推理。因此,答案選BCDE。
3.D
【解析】斯坦福一比納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即用智力年齡和實際年齡的比值來反映智商,其公式為:智商(IQ)=(智力年齡/實際年齡)×100。因此,答案選D。
4.D
【解析】在有幾種可能解答的問題情境中,有些兒童傾向于深思熟慮且錯誤較少,這種認知方式被稱為“沉思型認知方式”。因此,答案選D。
5.D
【解析】根據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規則或原理學習指學習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系。例如,物理學中的“功=力×距離”這一規則,涉及功與力和距離之間的關系。因此,答案選D。
6.D
【解析】桑代克提出學習不是建立觀念之間的聯結,而是建立刺激一反應(s—R)聯結,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與某種反應之間形成聯結,其中不需要觀念或思維的參與。因此,答案選D。
7.ABCDE
【解析】美國心理學家帕滕從社會性發展的角度將幼兒的游戲分為以下六種:無所用心游戲、單獨游戲、旁觀游戲、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合作游戲。因此,答案選ABCDE。
8.B
【解析】聯合游戲:兒童共同參加一項游戲并彼此交談,但他們沒有分工,也沒有具體的目的,小組中的個人不能把個人興趣服從于小組興趣。這種聯合是表面化的,只有行為的聯合,沒有內在的聯合。因此,答案選8。
9.ACE
【解析】我國教育心理學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因此,答案選ACE。
10.ABC
【解析】操作技能與心智技能相比有不同的其他一些特點。首先,就動作的對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動的對象是物質性客體或肌肉,具有客觀性。其次,就動作的進行而言,操作動作的執行是通過肌體運動實現的,具有外顯性。第三,就動作的結構而言,操作活動的每個動作必須切實執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結構上具有展開性。因此,答案選ABC。
11.ACD
【解析】依從階段的行為具有盲目性、被動性,不穩定,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而認同是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與依從相比,它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定性等特點。因此,答案選ACD。
12.BC
【解析】態度的認知成分指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帶有評價意義的觀念和信念。對于某一對象而言,不同個體的態度中所含的認知成分是不同的,某些人的態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的慎重考慮,而某些人的態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沖動;有些態度可能基于正確的觀念和信念,而有些態度可能基于錯誤的觀念和信念。因此,答案選BC。
13.D
【解析】態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隨態度的認知成分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是態度的核心成分。研究表明,態度發生變化時,情感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但不同態度的情感成分不盡相同,有的態度理智成分較多,有的態度卻是非理智的、情緒化的。因此,答案選D。
14.ABC
【解析】研究者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個: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因此,答案選ABC。
15.DE
【解析】問題解決是指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問題解決有下面幾個基本特點:目的性;認知性;序列性。問題解決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即認知操作,如分析、聯想、比較、推論等。僅僅是簡單的記憶提取等單一的認知活動,都不能稱之為問題解決。問題解決要符合這三個特點。因此,答案選DE。
16.C
【解析】遠景性動機是與長遠目標相聯系的一類動機,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持久性。例如,我國多數的幼兒都能把自己的學習活動與祖國的未來相聯系,樹立起為祖國爭光、為人民作貢獻的學習動機。因此,答案選C。
17.B
【解析】l9世紀末,德國生物學家、新達爾文主義者格羅斯提出了游戲的練習說或生活準備說。他從生物進化論出發,認為游戲不是無目的的活動,而是為將來生活作準備。因此,答案選B。.
18.B
【解析】間接近景性動機是社會觀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師期望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例如,有的幼兒生“為老師的鼓勵而努力學習”、“為家長的獎勵而努力學習”、“為同學們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學習”等,就屬于問接近景性動機,這種學習動機具有不穩定的特性,持久性差。因此,答案選B。
19.A
【解析】美國心理學家韋納(B.Weiner)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并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制歸因。又把人們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主要歸結為四個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機遇)好壞。B選項為不穩定的內在原因;C為穩定的外在原因;D為不穩定的外在原因。因此,答案選A。
20.DE
【解析】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抽象與概括水平而進行的劃分,遷移可以分為:水平遷移、垂直遷移。水平遷移也稱橫向遷移,是指處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垂直遷移又稱縱向遷移,指處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因此,答案選DE。
21.ABC
【解析】多動癥兒童行為主要特征有:(1)活動過多。這種兒童的好動不同的是,他們的活動是雜亂的、缺乏組織性和目的性的。(2)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注于一種活動,做事經常有頭無尾,丟三落四。(3)沖動行為。經常未經考慮就行動,在做集體游戲時,難以耐心等待。有時突然喊叫,襲擊別人。因此,答案選ABC。
22.ABCDE
【解析】要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原則、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學生主體性原則、個別化對待原則、整體性發展原則。因此,答案選ABCDE。
23.D
【解析】倫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識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則為中介的情感體驗。它具有清晰的意識性和明確的自覺性,具有較大的概括性和較強的理論性,具有穩定性和深刻性。例如,愛國主義情感和集體主義情感就屬于倫理的道德情感。因此,答案選D。
24.ABCD
【解析】基克認為,一般性的問題解決大致包括以下階段:建立問題表征、搜尋解法、執行解法和評價。因此,答案選ABCD。
25.BCDE
【解析】瓦拉斯(G.Wallas)1926年提出了創造性思維的四階段,即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和驗證期。因此,答案選BCDE。
26.ABE
【解析】認知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被稱為生長需要,它雖不是我們生存所必需的,但對于我們適應社會來說卻有很重要的積極意義,能夠使個體生活得更美好。因此,答案選ABE。
27.A
【解析】強化法用來培養新的適應行為。根據學習原理,一個行為發生后,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個行為就會再一次發生。因此,答案選A。
28.CD
【解析】在正常情況下,心理的發展總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順序。盡管發展的速度可以有個別差異,但發展是不可逆的,階段與階段之間是不可逾越的。因此,答案選CD。
29.ABCDE
【解析】幼兒想象力發展的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幼兒的想象沒有目的,沒有前后一貫的主題;(2)幼兒想象以無意想象為主;(3)幼兒想象以再造想象為主,創造想象開始發展。因此,答案選ABCDE。
30.B
【解析】按照新觀念對原有觀念影響的大小,下位學習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派生類屬;另一種是相關類屬,即把新內容納入可以擴展、修飾或限定學生已有概念、命題,并使其精確化。本題是對相關歸屬學習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