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師資格考試《幼兒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4)
一、不定項選擇題(每題l分,共30題,每題有一個或多個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在學與教的過程中,要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是教學內容,其主要表現為( )。
A.教學課件
B.教學大綱
C.教材
D.課程
E.教案
2.在皮亞杰看來,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思維具有以下特點( )。
A.單維思維
B.多維思維
C.具體邏輯推理
D.思維的可逆性
E.去自我中心
3.如果一名學生的生理年齡為10歲,而智力年齡為ll歲,那么他的智商是( )。
A.80
B.90
C.100
D.110
E.120
4.在有幾種可能解答的問題情境中,小紅傾向于深思熟慮且錯誤較少,則她的認知方式是( )。
A.場依存性
B.場獨立性
C.沖動性
D.沉思型
E.發散型
5.學生學習“功=力×距離”,這種學習屬于( )。
A.辨別學習
B.符號學習
C.概念學習
D.規則或原理學習
E.公式學習
6.桑代克認為動物的學習是由于在反復的嘗試錯誤過程中,形成了穩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興趣
D.刺激一反應聯結
E.知識
7.美國心理學家帕滕從社會性發展的角度對幼兒的游戲進行了分類,其中包括( )。
A.無所用心游戲
B.單獨游戲
c.旁觀游戲
D.平行游戲
E.合作游戲
8.兒童共同參加一項游戲并彼此交談,但他們沒有分工,也沒有具體的目的,小組中的個人不能把個人興趣服從于小組興趣。這種游戲是( )。
A.無所用心游戲
B.聯合游戲
C.旁觀游戲
D.平行游戲
E.合作游戲
9.我國心理學家認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C.原型操作
D.原型再現
E.原型內化
10.操作技能與心智技能相比,還具有不同的一些特點( )。
A.客觀性
B.外顯性
C.展開性
D.觀念性
E.簡縮性
11.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 )。
A.自覺性
B.積極性
C.主動性
D.穩定性
E.適應性
12.態度的認知成分是指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帶有評價意義的( )。
A.知識經驗
B.觀念
C.信念
D.道德認識
E.道德觀
13.態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隨態度的認知成分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是( )。
A.內化了的成分
B.動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態度的核心成分
E.內在的成分
14.創造性的基本特征有( )。
A.流暢性
B.變通性
C.獨創性
D.指向性
E.復雜性
15.下列屬于問題解決的是( )。
A.漫無目的幻想
B.走路
C.聯想
D.發明創造
E.學生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