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21.同一個人在某一種學科的思維可能達到__________水平,但遇到新的困難問題時其思維水平又會退回到__________水平。
22.歸因理論是從__________來闡述行為動機的。
23.陸欽斯的“__________”實驗是定勢影響遷移的一個典型例證。
24.知識學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前提。
25.理性概括是通過對__________的加工改造而完成,它的獲得是把握事物本質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6.學習中所列出的提綱要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7.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使教學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
28.小學生的道德認識能力具有__________,同時也缺乏 。
29.一般來說,為培養、提高新教師和經驗欠缺的年輕教師,宜進行__________觀摩。
30.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取決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要素的相互協調。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1.教育心理學應為哪5個方面提供理論指導?
32.簡述認知派的學習理論。
33.教育心理學必須從哪些方面學習心理內容?
34.簡述具有場依存認知方式的人的認知特點。
35.小學生道德認識能力發展的穩定的、和諧的趨勢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五、論述題(20分)
36.如何對評價結果進行處理與報告?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