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系統解析:由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教學、教師的領導方式、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及教師的情緒狀態便成為影響課堂氣氛的主要因素。
(1)教師業務水平的高低、教學能力與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課堂氣氛的好壞。
(2)教師的領導方式是教師用來行使權力與發揮其領導作用的行為方式。
(3)教師的積極情緒狀態往往會投射到學生身上,使教師與學生的意圖、觀點和情感連結起來,從而在師生間產生共鳴性的情感反應,有利于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42.
系統解析: (1)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即言行一致。這包括:①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識增強;③道德行為*-7慣逐步鞏固;④品德結構更為完善。
(2)品德發展由動蕩向成熟過渡。這包括:①初中階段品德發展具有動蕩性;②高中階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43.
系統解析: (1)效果律。在試誤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其他條件相等,在學習者對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應之后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時,則其聯結就會增強;而得到煩惱的結果時,其聯結就會削弱。
(2)練習律。在試誤學習的過程中,任何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一經練習運用,其聯結的力量逐漸增大。而如果不運用,則聯結的力量會逐漸減少。
(3)準備律。在試誤學習的過程中,當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事前有一種準備狀態時,實現則感到滿意,否則感到煩惱;反之,當此聯結不準備實現時,實現則感到煩惱。
44.
系統解析: (1)痕跡衰退說。這是一種對遺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釋,按照這種理論,遺忘是由記憶衰退引起的,消退隨時間的推移自動發生。 (2)干擾說認為,遺忘是由于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干擾的結果,一旦排除了干擾,記憶就可以恢復,而在保持期間如果沒有其他信息進入記憶系統,則原有的信息不會遺忘。 (3)動機性遺忘理論認為,遺忘是因為我們不想記憶而將一些記憶信息排除在意識之外,因為它們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損自我的形象。
(4)同化說。奧蘇伯爾根據他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對遺忘的原因提出了一種獨特的解釋,即遺忘就其實質來說,是知識的組織與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
45.
系統解析:激發學習動機,可以通過如下途徑: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46.
系統解析:一般認為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對于該定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態度是一種內部準備狀態,而不是實際反應本身。(2)態度不同于能力,盡管兩者都是內部傾向。
(3)態度是通過后天學*-7形成的,不是天生的。無論對人還是對事,各種態度都是通過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變的。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