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頭藏進衣服里.不愿見人。
問題:(1)小明的這種狀況屬于什么心理現象?
(2)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幫助小明擺脫困境?
【答案要點】
(1)小明面臨的是挫折適應問題.是一種適應性障礙。
(2)造成小明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習環境的改變使他不適應現在的學習環境,而之前又沒有受到過什幺挫折,可以說是學習的佼佼者,當考試失敗后,因為不能夠接受這次失敗而導致的心理障礙。
(3)小明要走出困境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使他正視考試的失敗,勇于面時挫折。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貫徹遭受挫折的思想,讓學生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無策。
具體措施有: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挫折觀,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與思想準備;②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抱負水平,即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適當的目標;③適度感受挫折,鍛煉挫折承受力;④幫助學生分析失敗的原因,并提出改進的措施。
其次,要讓他適應環境。遇到新環境、新情況或遭遇挫折時,學生都會做出本能的適應努力,這時只要家長和老師對學生充分理解和寬容,以更積極和更耐心的態度加以疏導,讓學生以適當的方式充分表達其內心的苦悶和填惱.或事前能夠給予他一定的心理準備,都會使他降低心理應激強度,增強適應能力。
11.在上課時,有些平時不受老師重視的學生有的愛講話,有的愛做小動作,特別是坐在窗邊的學生則愛把窗簾拉開又合上。合上又拉開。老師發脾氣。他反倒做鬼臉引起學生們的哈哈大笑。
試運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進行分析,這些學生是為了滿足哪個層次的需要?如果你是教師。會如何處理?
【答案要點】
該案例中,這些學生主要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和贊賞,即需要層次理論中的尊重需要。這一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在動機領域中的體現,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是這一理論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種,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層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案例中的學生顯然沒有達到自我實現的階段。需要層次理論說明,在某種程度上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可能是由于某種低層次需要沒有得到充分滿足,這些因素會成為學生學習和自我實現的主要障礙。所以,教師應該對一些上課愛講話、搞小動作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關注,如果他們有所改進,要進行適當的鼓勵,從而使學生的尊重需要得到滿足。
12.張老師是剛剛從師范大學畢業的新老師,她雖然知識很廣博,但是她發現很難把自己知道的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上課時經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管理課堂秩序,然而效果仍然不理想。她經常擔心學生會不喜歡自己,也很
在意同事和領導看待自己的態度。請運用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段理論,為張老師提出一些意見,以幫助她盡快成長。
【答案要點】
(1)教師的成長是一個過程,大致會經歷關注生存階段、關注情境階段和關注學生階段。張老師剛剛大學畢業,沒有什么教學經驗。因此還屬于關注生存階段,所以會比較關注學生是否喜歡自己以及領導和同事對自己的看法。
(2)知識的廣博對教師的職業成就有一定的幫助,但是要將自己的知識有效傳遞給學生還需要以一定的經驗為基礎,正如波斯納提出的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
(3)作為新教師要不斷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向優秀人物學習。同時,堅持寫反思日記,總結經驗和教訓,并加強與他人的交流。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