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1、早期的遷移理論主要包括( )。
A.形式訓練說
B.共同要素說
C.經驗類化說
D.認知結構說
E.關系轉換說
32、根據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影響個體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
A.自身成敗經驗
B.替代經驗
C.情緒喚醒
D.言語暗示
E.個體的品德
33、動機的功能有( )。
A.激活功能
B.選擇功能
C.指向功能
D.控制功能
E.強化功能
34、品德與態度共同的成分是( )。
A.認知
B.情感
C.意志
D.行為傾向
E.需要
35、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素,任何教學手段必須通過學生起作用。下面所列能夠影響學與教的過程的學生要素有( )。
A.年齡差異
B.性別差異
C.社會文化差異
D.已有認知結構差異
E.學習方式差異
36、抑郁癥的表現是( )。
A.情緒消極
B.消極的認識傾向
C.動機缺失、被動
D.軀體上疲勞、失眠
E.生活的壓力
37、教師期望通過( )四種途徑影響課堂氣氛。
A.接受
B.反饋
C.輸入
D.認同
E.輸出
38、桑代克通過研究發現,動物的學習遵循一定的規律,這些規律主要有( )。
A.準備律
B.反饋律
C.練習律
D.效果律
E.懲罰律
39、影響態度與品德形成的內部條件是( )。
A.同伴群體
B.認知失調
C.態度定勢
D.道德認知
E.社會風氣
40、認知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有( )。
A.桑代克
B.苛勒
C.華生
D.布魯納
E.奧蘇伯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