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成員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動,但活動還只具有個人的意義的群體是( )
A.松散群體
B.聯合群體
C.非正式群體
D.集體
2、下列屬于元認知計劃策略的是( )。
A.產生待回答的問題
B.閱讀時對注意加以跟蹤
C.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
D.考試時監視自己的速度和時間
3、對客觀事物的判斷常常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和干擾,這樣的認知方式屬于( )。
A.沉思型
B.場獨立型
C.場依存型
D.沖動型
4、采用“兩難故事法”研究道德發展階段的心理學家是( )。
A.華生
B.加涅
C.柯爾伯格
D.皮亞杰
5、心理健康的人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 )。
A.應有的責任感
B.積極的社會功能
C.應有的義務感
D.應有的道德面貌
6、在教育心理學領域中,研究最多,研究時間也最長的部分是( )。
A.教學過程
B.學習過程
C.評價過程
D.反思過程
7、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經常通過做筆記的方式幫助學習,這種學習策略屬于( ),
A.元認知策略
B.組織策略
C.復述策略
D.精細加工策略
8、群體對每一個成員的吸引力是( )。
A.群體凝聚力
B.群體壓力
C.群體規范
D.群體輿論
9、有人常常沒有理由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一種行為或某一系列行為,這屬于( )。
A.廣泛性焦慮障礙
B.強迫癥
C.創傷后應激癥
D.恐慌障礙
10、人格發展階段理論的提出者是( )。
A.皮亞杰
B.柯爾伯格
C.埃里克森
D.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