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科目二考試中,著名心理學家奧蘇伯爾的2大理論,選擇題、簡答題??迹瑒毡卣莆?!
1.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1)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及條件:
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系;
(2)有意義學習的條件(簡答題)
①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
②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③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系。
(3)有意義學習的分類(選擇題)
名稱 | 概念 | 點撥 | 舉例 |
符號學習 | 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符號本身代表什么,一般為事實性知識的學習。 | A是什么,B是什么 | 歷史中歷史人物和事件,地理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學習。 |
概念學習 | 掌握概念的一般意義,實質上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征和本質屬性。 | A和B之間有什么共同之處 | 等邊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相等。 |
命題學習 | 學習由若干概念組成的句子的復合意義,即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系。 | A和B的關系是什么 | 句中出現了兩個概念“綿羊”“羊”,并建立了一種類屬關系。 |
【真題再現】
【2018年上半年】小學生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在奧蘇伯爾有意義學習分類中屬于( )
A.概念學習
B.符號學習
C.表征學習
D.命題學習
2.奧蘇貝爾的成就動機分類
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由以下三個方面的內驅力組成,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
成就動機分類 | 概念 | 關鍵詞 | 舉例 |
認知內驅力
| 以求知作為目標,從知識的獲得中得到滿足。 | 求知 | 學生想要了解“為什么地球是繞著太陽轉” |
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 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就而取得相應的地位和尊重的需要。 | 滿足自己的內在需要 | 某位同學努力學習的原因只是為了獲得“三好學”之類的榮譽等。 |
附屬內驅力
| 個體為了獲得長者的贊許和同伴的接納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學習搞好的一種需要。兒童早期最突出。 | 獲取他人的贊許和接納 | 兒童努力學習的原因是為了獲得家長和老師的贊許或者表揚。 |
【真題再現】
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即將開啟,有任何備考和報考疑問,歡迎留言交流~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pxx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