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目二考點多且雜,需要多花時間鞏固記憶。
一、考點記憶: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類有目的地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文化、傳遞生產與社會生活經驗的一種途徑。
最早出處:“教育”一詞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二)教育的屬性
1.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的本性)
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2.教育的社會屬性(選擇)
(1)永恒性;(教育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2)歷史性;
(3)繼承性
(4)相對獨立性
(5)教育的長期性
教育的長期性是指無論從一個教育活動完成的角度,還是從一個個體的教育生長的角度,其時間周期都比較長,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6)教育的生產性
教育的生產性是指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生產性活動,只不過與其他的生產活動形式相比有自身的特殊性。
(7)教育的民族性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教育都是在具體的國家或者民族中進行的,尤其在語言、民族文化等方面有著鮮明的自身特殊性。
二、考題練習
教育與其他社會活動的根本區別集中體現在( )。
A. 為人類社會所特有
B. 培養人
C. 具有歷史性
D. 起源于勞動
本題考察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是教育區別于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質。B項正確。
A項:為人類社會所特有是教育的社會屬性的體現,不是教育的本質屬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教育具有歷史性是教育社會屬性的體現,不是教育的本質屬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教育起源于勞動是教育勞動起源說的觀點,不是教育的本質屬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綜上,本題選B。
教育的質的規定性主要體現在( )
A. 教育具有社會性
B. 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
C. 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D. 教育是一種轉化活動的過程
本題考查的是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是教育區別于其它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質屬性。C項正確。
A項:教育具有社會性屬于教育的社會屬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屬于教育的社會屬性。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教育是一種轉化活動的過程是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綜上,本題選C。
報考關注:各省2021年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
歷年真題:教師資格證歷年真題在線免費刷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取證班購課即送教材,5大基礎班級教學,給您備考指路,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