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業務的創新是把創新的概念進一步引申到金融機構的業務經營領域。它是金融機構利用新思維、新組織方式和新技術,構造新型的融資模式,通過其經營過程,取得并實現其經營成果的活動。在金融業務的創新中,因為商業銀行業務在整個金融業務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構成了金融業務創新的核心內容。此處,重點分析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
1.負債業務的創新
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的創新主要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主要表現在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上。
(1)改造傳統業務,創設與拓展新型存款方式。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創新體現在對傳統業務的改造、新型存款方式的創設與拓展上,其發展趨勢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存款工具功能的多樣化,即存款工具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發展;二是存款證券化,即改變存款過去那種固定的債權債務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形式,如大額可轉讓存單等;三是存款業務操作電算化,如開戶、存取款、計息、轉賬等業務均由計算機操作;四是存款結構發生變化,即活期存款比重下降,定期及儲蓄存款比重上升。
(2)創設新型存款賬戶。商業銀行為了迎合市場上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不斷推出新型存款賬戶。這些存款賬戶可謂是五花八門,各有特點,主要有: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NOW)、超級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Super NOW)、電話轉賬服務和自動轉賬服務(ATS)、股金匯票賬戶、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協議賬戶、個人退休金賬戶、定活兩便存款賬戶(TDA)、遠距離遙控業務(RSU)等。
(3)擴大借入款的范圍與用途。商業銀行借人款的范圍、用途擴大化。過去,商業銀行的借入款項一般是用于臨時、短期的資金調劑,而現在卻日益成為彌補商業銀行資產流動性、提高收益、降低風險的重要綜合性工具,籌資范圍也從國內市場擴大到全球市場。
負債業務創新的最終目的就是擴大商業銀行原始存款的資金來源,而且,通過各種合理、合規的創新業務的技術處理,減少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約束,從而創造更多的派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