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定額的制定
采用適當的方法,“快、準、全”地制定出產品、零件、工序的各項工時定額,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基本數據,這是勞動定額管理的首要環節,是搞好定額管理的基本前提。影響勞動定額制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勞動者方面的因素,也有勞動對象和勞動工具方面的因素。只有從實際情況出發,按照科學的方法,對各方面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掌握了工時消耗的規律性以后,才能制定出既先進又合理的勞動定額。
(二)勞動定額的貫徹執行
勞動定額的貫徹執行是企業勞動定額管理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內容。評價和衡量企業勞動定額的貫徹實施的情況,可采用以下幾項標準:
1.勞動定額面的大小。例如,在可以實行定額的全體工人中,已經執行定額的人數是增加還是減少了;所有正式投入的產品,有多少貫徹執行了新修訂的定額。
2.企業的計劃、生產、財務、勞動各職能部門是否按勞動定額組織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
3.企業或車間、班組是否按勞動定額對工人的勞動量進行了嚴格的考核,做到“日清月結”。
4.企業為了推行新定額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三)勞動定額的統計分析
勞動定額的統計分析是企業勞動定額管理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基礎工作。勞動定額貫徹執行以后,到底能不能滿足企業生產組織和勞動組織的需要;新定額在執行中還存在哪些問題亟待解決。這些情況只有通過收集各種信息,以及各種有關的數據資料,經過統計匯總、整理和統計分析,才能加以說明。
(四)勞動定額的修訂
隨著企業生產的發展,企業原有的定額就會落后于現實的生產水平。企業只有在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組織力量修改原有的勞動定額,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才能促進企業生產的發展。勞動定額的修訂是在定額的貫徹實施、統計分析之后,對定額的重新整頓和修改,它既是勞動定額管理的具后一個環節,又標志著新的定額產生,它使企業勞動定額水平向前推進了一步。
【能力要求】
工時定額和產量定額的換算
工時定額和產量定額是勞動定額的兩種基本表現形式,它們在數值上互成倒數關系。工時定額越低,產量定額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其效量關系式是t式中:Q——工時定額;
T——產量定額。
同時,個人的班產量定額和單件工時定額有如下關系:
式中:QB——班產量定額;
TA——單件工時定額。
例如:規定一個工人在一個工作班內應完成20件產品(20件/工日),那么該產品單件工時定額為:480÷20=24工分/件(1個工分是指一個工人工作一分鐘)。假定產量定額提高到30件/工日,則工時定額則減少到480÷30=16工分/件。其中產量定額提高程度(提高率)為50%;而工時定額降低程度(降低率)為
計算表明:當產量提高時,工時定額相應降低,但兩者增減的變化程度是不同的。
如設工時定額的降低率為X,而相應的產量定額提高率為y,則:又可轉化為:
為了計算簡便,上式均可采用小數,得到最后結果后,再換算成百分數。按上例,當產量定額提高50%時,即Y=0.5,代人公式有:X=0.5÷(1+0.5)≈0.33,即工時定額降低33%。總之,工時定額的降低率與產量定額提高率的依存關系如圖1—14所示。如根據極限分析理論,則可以得出如下結果,即:
這也充分證明,勞動者內在的潛力是無限的,不斷提高企業勞動定額管理水平,對提高企業勞動生產力,挖掘生產的潛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日常的勞動定額管理中,經常利用上述的各種數量關系,進行換算,以達到如下目的:
1.為了比較工人的實際成果或勞動效率,在一個生產單位內,從事不同工種、工序、零件加工的工人,按產量定額無法直接進行對比分析,采用工時定額換算就可以進行考核、對比和分析。
2.為了便于核算企業的勞動能力,加強定員管理,合理調配、使用勞動力,也需要將產量定額轉換成工時定額。
3.為了合理控制企業不同生產車間、工種、產品的勞動定額水平,使其達到先進合理的要求,要利用上述各種換算關系進行綜合平衡。
重點推薦: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員考試備考專題|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員章節串講筆記匯總
課程輔導:為方便廣大學員充分備考,233網校“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HD高清課件”開始招生,輔導課程:VIP班,套餐班,精講班,預測班,應用技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