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學習,掌握勞動定額的影響因素及制定勞動定額的依據,以及勞動定額制定的基本方法。
【知識要求】
一、勞動定額的影響因素
(一)與設備、工具有關的因素
設備、工具、材料的數量、性質、使用情況,將直接影響到操作方法和操作時間。所以,在工時定額制定之前,應查明生產設備的種類,決定其效能,鑒別其精度等級,并確定其數量;同時應建立必要的生產管理制度,實行定人、定機、定活,合理分工,加強協作,實現專業化生產,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與生產情況、生產過程有關的因素
加工材料對工時定額的制定也有較大的影響,如加工零件所使用的材料種類、規格、性能、數量等,以及零件本身的種類、數量、名稱、規格(形狀尺寸)、加工面大小、加工精度等,都應了解是否一致。生產情況對工時定額制定的影響也很大。生產情況不正常,月初松月底緊,則將發生前后不一致的現象,嚴重地影響工時定額的執行。
(三)與操作方法有關的因素
必須了解操作規程是否合理,工人是否遵守,與實際操作是否一致,誰做得比較好,有無先進經驗可以推廣,機動與手動有無交叉的可能’,勞動強度怎樣,操作是否需要指導等。當掌握第一手資料以后,進一步分析研究,設計合理的操作方法。
(四)勞動力的配備與組織有關的因素
對于技術工人和普通工人的配備情況、分工協作情況,應進行了解和分析,以便發現勞動組織上的不足之處,從而尋求原因,采取措施。同時,還必須了解工人等級與工作物等級的配合情況,了解工作物等級的決定是否根據生產條件,是否考慮到工作物的精確性、復雜性與重要性,是否高等級工人做低等級工作,而低等級工人卻做高等級工作;還必須了解工人等級的評定情形,了解分工與專職的情況,個別工人的工種、工齡等,以供分析時參考。
(五)與工作地有關的因素
1.對工作地的布置應進行分析與了解,以決定生產設備、工具、材料、半成品在工作地上的布置是否合理,工作地面積是否夠用,工人的坐凳及工作臺是否適當等。
2.工作地的光線、通訊、溫度等情況。也影響到工作的進行,必須使工作地的環境與勞動條件盡可能地有利于生產。
(六)與各種規章制度及其他有關的影響因素
1.要了解本企業的作息換班制度,一班還是二班或三班,是否輪流日夜班工作,各班上下班的時間、缺勤率及遲到或早退等情況。
2.要了解勞動紀律的情況,如有無停工做私事、不遵守勞動紀律的情況及原因?!?/P>
3.要了解工資及獎勵制度推行的效果怎樣,有無對勞動生產率起到積極作用,要不要修改,了解這些之后,才能了解工人的生產情緒,掌握定額制定工作。
4.應了解設備的修理制度,有無預修制度,修理制度是否合理、應否改進。如果修理制度沒有明確規定,則機器發生大故障時,也得由工人自修,修不好,再去請修理工人,就浪費許多時間。
5.對于車間的平面布置及工作地分布情況要力求合理,使運輸線路縮至最短,以提高效率。
重點推薦: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員考試備考專題|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員章節串講筆記匯總
課程輔導:為方便廣大學員充分備考,233網校“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HD高清課件”開始招生,輔導課程:VIP班,套餐班,精講班,預測班,應用技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