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學校社會工作
學校社會工作的重要實務領域之一, 以學生為服務對象,整合學校、社會、政府等資源,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理論和方法協助學生解決問題,滿足其成長和發展的需要。本章主要從學校社會工作的功能與特點、主要內容及主要方法三方面來闡述學校社會工作。
本章重要程度:★★★
本章分值分布:
時間 | 題型 | 分值 |
2020 | 案例分析 | 10分 |
2021 | 方案設計 | 20分 |
本章思維導圖:
本章主要知識點
要點 | 主要內容 |
滿足困境學生改善性需要的學校社會工作 | 1、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心理困境的介入 (1)認知障礙;(2)情緒困擾;(3)意志力薄弱;(4)人格障礙;(5)網絡成癮。 2、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學業困境的介入 (1)學生個人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2)學校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3)家庭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4)社區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3、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人際關系困境的介入 (1)親子關系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2)朋輩關系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3)師生關系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4、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偏差行為困境的介入 (1)學生的違法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2)學生的違紀、失德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3)學生的失儀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5、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家庭困境的介入 (1)提供情感支持;(2)發展支持系統;(3)鏈接社會資源; 6、學校社會工作對留守兒童的服務介入 7、學校社會工作父母和教師的增能服務 |
滿足遭遇傷害的學生保護性需要的學校社會工作 | 1、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虐待的介入 對被虐待學生的服務是一種危機介人,上述服務是一個連貫的過程,過程的不同階段交互作用,評估的同時已經有介人服務。 2、學校社會工作對教師體罰學生的介入 (1)鏈接醫療服務資源,對有需要的學生及時進行醫療救治; (2)對相關教師進行個案輔導,從認知及行為層面深度介入; (3)對受傷害學生進行個案輔導與陪伴服務,提供情感支持及創傷輔導; (4)針對體罰學生的現象向學校提出建議; (5)組織教師書寫杜絕傷害學生行為的“承諾宣言書”。 3、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遭遇性侵害的介入 (1)提供青春期性教育服務;(2)對性侵害事件介入。 |
學校社會工作傳統方法創新 | (一)個案工作方法在學校社會工作中的特點與創新 1、師生聯合會談法 2、“結對子”朋輩助力法 (1)確定幫扶主題;(2)合理配對;(3)舉行結對儀式;(4)協助制訂行動計劃;(5)建立合理可行的獎勵機制。 3、“2+1”個案成長陪伴 (1)服務設計;(2)服務對象需求調查和問題界定;(3)志愿者招募;(4)志愿者與服務對象配對;(5)線下與線上陪伴相結合;(6)服務過程管理與反饋;(7)服務的考核與評估。 4、社工信箱 (1)制作信箱;(2)廣而告之;(3)閱讀信件并及時回應特殊需求;(4)組織回信;(5)保證學生獲取回信;(6)保存信件。 (二)小組工作方法在學校社會工作中的特點與創新 1、主題班會 2、社工課堂 3、家長互助會 (三)社區工作方法在學校社會工作中的創新 1、初級介入:面向全員——營造友善環境 2、二級介入:面對高關懷人群——避免復發、消除可能性 3、三級介入:欺凌事件發生后,針對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介入 |
學校社會工作具體方法與技巧舉要 | 1、系統脫敏——幫助學生克服考試恐懼情緒 (1)放松訓練;(2)敏感登記建構;(3)脫敏訓練。 2、行為契約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確定目標行為;(2)商定獎懲清單;(3)書寫行為契約;(4)簽字承諾;(5)填寫“執行記錄表”。 3、親子運動會——引導家長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4、拍賣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5、做名片——幫助低自我概念的學生提升自信 6、小背摔 |
經典例題
某校為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更好地開展學校保護工作,成立了包括社會工作者在內的學生欺凌防治工作組。社會工作者通過調查發現,有欺凌行為的學生中,不少人缺乏基本的情緒管理能力:有的不能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有的不善表達自己的情緒:有的用暴力方式釋放負面情緒;有的雖知道欺凌行為不好,但無法自我控制。
在學校的支持下,社會工作者計劃運用小組工作方法,幫助這些學生科學管理情緒。小組總體目標為:通過提升學生情緒覺察、情緒表達和情緒管理等能力,預防和消除欺凌行為。小組共分五節。
要求:
結全案例,完成本情緒管理小組計劃的設計,只需列出每節活動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本題實質上考查的是校園欺凌,其對應的知識點是學校社會工作 第三節 學校社會工作方法 (三)社區工作方法在學校社會工作的創新。 (初級介入;二級介入;三級介入)
以及 第二節 學校社會工作 主要內容 三、滿足全體學生發展性需要的學校社會工作(二)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情感培養及情緒管理的介入 2幫助學生科學管理情緒
第一節目標:破冰,互相認識,了解情緒的基本知識。
活動內容:1、暖場游戲;2、社工引導組員對喜怒哀樂等基本情緒進行討論。
第二節覺察識別自身的情緒
活動內容:1、量表測量情緒狀態;2、討論不良情緒的具體表現
第三節學會表達及宣泄情緒
活動內容:在社工帶領下,學會轉移及宣泄情緒等做法。
第四節非暴力溝通
活動內容:社工講解非暴力溝通原理,引導組員學習
第五節展望未來:做好情緒的主人
活動內容 分享總結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zlj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