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最高層次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2.A【解析】診斷性評價一般在教學開始前使用,目的是摸清學生的現有水平及個別差異。
3.A【解析】在學習較容易、較簡單的課題時,應盡量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動機水平,在學習較復雜的課題時,應盡量使氣氛輕松自由。
4.B【解析】力求成功者相比于避免失敗者而言,其成就動機較低,因為他們的目的是獲取成功,往往會選擇中等難度的任務,當面臨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穩操勝券的任務時,他們的動機水平反而會下降。
5.A【解析】人們在保持知識時采用各種記憶術,實際是應用了記憶的精加工策略。
6.C【解析】技能是通過練習獲得的,這是技能學習最基本的條件。
7.C【解析】在維納的三維度歸因模式中,常成為人們評價自己和他人的基礎的是可控性維度。
8.D【解析】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可分為接受、反應、形成價值觀念、組織價值觀念系統、價值體系個性化五個等級。
9.A【解析】場依存型認知風格是指對物體的知覺傾向于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
10.B【解析】當一個人熟悉了某種物體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時,就很難看到物體所具有的其他潛在功能,這就是功能固著。
11.A【解析】奧蘇貝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是有意義接受學習。
12.C【解析】教師的自我反省能力是教師自我反思、自我檢討的過程,不屬于教師的教學能力。
13.C【解析】現代認知心理學的陳述性知識相當于加涅學習結果分類體系中的言語信息。
14.B【解析】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結構中最具有動力色彩的成分。
15.D【解析】l908年,賈德批評了共同要素說,提出了經驗類化理論,即概括化理論。
16.D【解析】布盧姆將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故認知的最高目標是評價。
17.D【解析】根據維納的歸因理論,將考試失敗歸因于運氣不好,屬于典型的外部不可控因素歸因。
18.C【解析】問題解決的最高表現形式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19.B【解析】形象聯想的學習策略是將新的學習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以加深對新材料意義的理解,故屬于精細加工策略。
20.B【解析】看到他人起哄,其他人就會紛紛效仿的現象屬于從眾現象。
二、填空題
21.穩定性控制性22.替代強化 自我強化
23.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24.流暢性獨特性
25.順向遷移逆向遷移26.課程目標學科目標課堂教學目標
27.弗拉維爾 元認知知識元認知控制 28.追求成功的動機避免失敗的動機
29.注意缺陷 活動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