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群體凝聚力是衡量一個班集體成功有否的重要標志。
2.×【解析】7~8歲是繼2歲之后正常兒童出現強迫現象的又一高峰年齡。
3.√【解析】學生的起始狀態包括學習者的學習態度、起始能力、知識背景等。
4.√【解析】題干是布盧姆認知目標的六個層次。
5.√【解析】情感教育的“積累效應”有利于學生態度與品德的發展。
6.√【解析】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現有發展特點和學習方式。
7.×【解析】在學習過程中,元認知策略起著控制執行的作用,控制著自己的內部行為。
8.√【解析】略。
9.×【解析】程序教學屬于個別化教學的一種,但缺乏靈活性。
10.√【解析】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基本特點是人機交互。
11.√【解析】題干符合頭腦風暴法的內涵。
12.√【解析】認知教學旨在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
13.√【解析】皮亞杰認為認知本質上是一種建構過程。
14.×【解析】教師培訓與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方式可以靈活選擇。
15.√【解析】皮亞杰認為兒童達到自律水平才能具有真正意義的道德品質。
16.√【解析】柯爾伯格運用“道德兩難”研究道德發展問題。
17.×【解析】斯金納認為學習是由強化練習引起的潛在反應能力的較為持久的改變。
18.√【解析】生活適應良好是心理健康的一種解釋。
19.√【解析】題干是心理健康非病狀態的內涵。
20.×【解析】負強化和懲罰是兩種概念。
四、情景題
(一)
1.C【解析】根據案例,馬加爵殺人是因為缺乏歸屬感。
2.B【解析】題干符合動機指向功能的內涵。
3.A【解析】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師生關系是最重要的。
4.C【解析】C項與心理健康的標準不符。
(二)
1.A【解析】記憶規律是先快后慢.不均衡。
2.ABCD【解析】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包括識記的時間、材料的性質、材料的位置及學習程度。
3.ABCD【解析】及時復習、分散復習、適當過度學習和多種感官相互協調有利于提高復習的效率。
4.ABCD【解析】學習策略的訓練遵循主體性原則、內化性原則、特定性原則、生成性原則和監控原則。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點速記 看題做題 機考測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培訓保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 免費試聽>>(8年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