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 ),對當時的心理學發(fā)展成果進行了總結,烏申斯基因此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A.《大教學論》
B.《人是教育的對象》
C.《教育心理學》
D.《教育心理大綱》
2.大約從( )開始,兒童不再無條件地服從信任教師。
A.二年級
B.三年級
C.一年級
D.五年級
3.有一種學說認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智慧對情境與自身關系的頓悟。該學說的創(chuàng)立者是( )。
A.布魯納
B.苛勒
C.奧蘇伯爾
D.加涅
4.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誕生于( )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5.遷移的關系轉換說強調( )。
A.發(fā)展了的心理官能
B.學習材料的相似性
C.已有經驗的概括化
D.對情境關系的理解
6.一般而言,過度學習的程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效果較好,這個程度經研究為( )。
A.100%
B.80%
C.150%
D.200%
7.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個階段,動覺控制起主導作用?(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練
8.學校情境中的問題解決主要是通過( )實現(xiàn)的。
A.定勢
B.講解
C.啟發(fā)
D.遷移
9.從實施教學評價的時機而言,有形成性評價和( )之分。
A.總結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準備性評價
D.標準參照評價
10.( )是將考試具體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測驗能夠與教學的目標和內容保持一致。
A.標準化成就測驗
B.細目表
C.自測試題
D.案卷分析
11.生成性學習就是要求學生對所閱讀或聽講的內容產生一個( )。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見解
C.認知策略
D.類比或表象等
12.柯爾伯格研究道德發(fā)展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觀察法
B.實驗室實驗法
C.兩難故事法
D.對偶故事法
13.在感覺記憶中,信息的存儲形式是( )。
A.語義
B.概念體系
C.視像和聲像
D.圖式
14.成員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動,但活動還只有個人的意義的群體是( )。
A.松散群體
B.聯(lián)合群體
C.非正式群體
D.集體
15.通常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一般是由學生完成一些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測驗,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自我評估,或者憑教師的平常觀察記錄,或與學生的面談進行的評價是( )。
A.形成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正式評價
D.非正式評價
考前都關注什么?
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江西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目做會100%通關
熱點專題:江西考點速記,做題看試卷 江西題型強化練習 巔峰沖刺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8年培訓經驗,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