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斯金納認為某一反應出現后,有強化則該反應以后出現的概率就增加,反之則降低。
2.√【解析】學習動機能推動人很好地去學習,取得好的效果,同時好的學習效果又會強化學習動機。
3.×【解析】當新情境與定勢一致時,定勢對解決問題起促進作用,反之,則起阻礙作用。
4.×【解析】符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詞匯學習,此外也包括非語言符號和事實性知識的學習。
5.×【解析】技能是在后天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與完善的,而不是通過遺傳而來的。
6.×【解析】調節策略能幫助學生矯正他們的學習行為,幫他們補救理解上的不足。
7.×【解析】若大量的知識經驗以雜亂無章的方式儲存于頭腦中,對有效的問題解決毫無幫助。
8.×【解析】品德是將外在于個體的社會規范的要求轉化為個體的內在需要的復雜過程,是后天學習形成的。
9.×【解析】題干闡述的是代幣獎勵法的優點。
10.×【解析】不同性質的班級,其群體凝聚力和群體規范不同,教師的課堂管理模式也不應相同。
11.√【解析】研究表明,課堂內的群體對個人活動起到促進作用,但有時群體也會對個人活動起阻礙作用。
12.×【解析】標準化測驗具有更強的計劃性而不是隨意性。
13.×【解析】闡述規則時,新教師往往是含糊其辭的。
14.×【解析】懲罰不等于體罰,必須嚴格避免體罰。
15.√【解析】遺忘曲線顯示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最初進展很快,以后逐漸緩慢。過了相當的時間后幾乎不再遺忘。所以可以用題干的說法表達。
16.×【解析】實驗法必須是在實驗室條件下,而不是教育的實際情況下進行的。
17.√【解析】自我意識是整合和統一人格各部分的核心力量。
18.√【解析】經典條件作用論揭示了刺激一反應聯結的形成過程,所以它屬于聯結學習理論。
19.×【解析】歸因于自身內在因素,則會產生積極的自我價值感或形成消極的自我意象。
20.√【解析】菱形是平行四邊形的一種特例,平行四邊形的有關內容屬于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菱形屬于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
四、情景題
(一)
1.ABC【解析】評選“壞學生”不是學校的決定,而且班主任并不認為評選“壞學生”不對。
2.ABCD【解析】各選項均符合案例內容。
3.AB【解析】CD項都不能正確解決問題。
4.A【解析】案例告訴我們,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
(二)
1.D【解析】思維的靈活性主要是指能夠隨機應變。
2.AB【解析】問題解決的策略包括算法式和啟發式。
3.ABC【解析】創造性思維訓練的策略包括頭腦風暴法、直覺思維訓練、發散思維訓練、自我設計訓練、推測與假設訓練等。
4.A【解析】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概念。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點速記 看題做題 基礎鞏固練習
江西教師資格培訓保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 免費試聽>>(8年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