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解析】附屬內驅力是指個體為獲得長者的贊許和同伴的接納而表現出把工作、學習搞好的一種需要。
2.D【解析】愛勞動的習慣是一種行為規范,題干體現了行為規范的遷移。
3.B【解析】連鎖學習是指學習聯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刺激一反應動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應動作聯結。體操正是如此。
4.B【解析】動機的激活功能會促使人產生某種活動。
5.C【解析】這些都是學習遷移,是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6.C【解析】符號學習不僅包括詞匯學習,也包括非語言符號的學習。
7.D【解析】技能要解決的是動作能否做出來、會不會做、熟不熟練,因此,技能學習要以程序性知識為前提。
8.A【解析】多樣化的復習形式是復述策略的一種重要方式。
9.C【解析】由問題的定義可知C項正確。
10.C【解析】態度是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
11.D【解析】對學習不感興趣是兒童厭學癥的主要表現。
12.C【解析】在感覺記憶中,信息的存儲形式是視像和聲像。
13.B【解析】題干符合聯合群體的基因內涵。
14.A【解析】題干是對形成性評價的闡釋。
15.A【解析】教師對學生的批評越多,學習越被動,成績越差。
16.C【解析】少年期又稱學齡中期,是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
17.D【解析】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已能理解組成命題的各概念之間的關系,能運用命題進行思維。
18.D【解析】桑代克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
19.B【解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學生具有指導作用,所以教師在教育中起著關鍵作用。
20.C【解析】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可以從多個維度對事物進行歸類。
21.A【解析】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都是在道德認識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道德認識是品德的核心部分。
22.C【解析】學校可在日常教學中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23.B【解析】依據經驗或直覺選擇解法的方式叫啟發式。
24.D【解析】態度是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也就是通過學習形成的。
25.D【解析】考查替代強化的概念。
26.C【解析】題干是對形成價值觀念的解釋。
27.D【解析】集體是群體發展的最高階段,成員的共同活動不僅對每個成員有個人意義,而且還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28.B【解析】題干是對總結性評價內涵的解釋。
29.B【解析】教師對學生思想的認可度越高,學生學習越主動,成績越好。
30.B【解析】反復檢查是動作,所以這種行為不屬于強迫觀念。
二、多選題
1.ABE【解析】C項是具體運算階段的特征,D項是形式運算階段的特征。
2.ABCDE【解析】這些都是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而且布盧姆認為它們是一個由低到高的階梯關系。
3.ABCE【解析】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有教師的領導風格、班級規模、班級性質、對教師的期望等。
4.ACE【解析】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優越性表現在客觀性、計劃性和可比性上。
5.ABCDE【解析】這五個方面都是二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差異。
6.ABCDE【解析】凡是能承載和傳遞教學內容的都是教學媒體。
7.ABCE【解析】D不是一種行為。
8.ACE【解析】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有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和附屬的內驅力三種。
9.ACE【解析】“四邊形”包含了“平行四邊形”,而“平行四邊形”是“四邊形”的特殊形式,所以既是垂直遷移,也是一般遷移,同時,學習“四邊形”在先,所以還是順向遷移。
10.ABCD【解析】E項為命題學習的內容。
11.ACE【解析】此三項也正好與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相對應,而它們正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面,是其獨特的研究課題。
12.ACE【解析】專家型教師和新教師在課時計劃、課堂教學過程和課后評價方面存在著差異。
13.ABCDE【解析】這五個方面都是教學評價不可缺少的步驟。
14.ABCDE【解析】布盧姆的情感領域的目標公布于l964年,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將這一領域的目標從低到高分為五個等級。
15.ABE【解析】經驗與行為均為學習內容而非結果。
16.BE)【解析】學習需要與學習期待是學習動機的基本成分,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學習的動機系統。
17.ABCE【解析】D項不是公認的遷移種類。
18.BD【解析】根據反映形式的不同,知識可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19.ACE【解析】對示范結果有影響的因素都影響著示范的有效性。
20.ACE【解析】做筆記和提問都屬于精細加工策略的方法。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點速記 看題做題 基礎鞏固練習
江西教師資格培訓保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 免費試聽>>(8年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