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教學的任務,可將課分為( )。
A.新授課
B.鞏固課
C.技能課
D.檢查課
E.練習課
2.制約教育目的的因素有( )。
A.政治經濟制度
B.生產力
C.文化傳統
D.科技水平
E.教育性質
3.德育對智育、體、美諸育的促進功能,就其共性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
A.動機作用
B.方向作用
C.習慣和方法上的支持
D.提升智慧
E.獲得體魄、體能的提高
4.個體主觀能動性由不同層次的內容構成,包括( )。
A.生理活動
B.精神活動
C.心理活動
D.社會實踐活動
E.思維活動
5.鍛煉法的方式有( )。
A.練習
B.制度
C.委托任務
D.組織活動
E.托物言志
6.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包括了古代與近代的( )。
A.前學校
B.前社會教育機構
C.學校
D.社會教育機構
E.高等學校
7.“外鑠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弗洛伊德
B.華生
C.孟子
D.荀子
E.洛克
8.聘任教師的形式有( )。
A.招聘
B.續聘
C.解聘
D.不聘
E.辭聘
9.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論的產生與興起,從歷史背景看,主要與( )有關。
A.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B.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及其思想
C.近代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的發展
D.近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思想
E.國家主義思潮
10.依據課程任務,可將課程分為( )。
A.基礎型課程
B.拓展型課程
C.技能型課程
D.知識型課程
E.研究型課程
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l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教師是一種專業化的技術職業。 ( )
2.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 ( )
3.學習方式轉變的實質是教育價值、人才觀和培養模式的變革。 ( )
4.班主任既是班級管理工作的承受者,又是聯系各教育渠道的“紐帶”和“橋梁”。 ( )
5.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就是教學規律。 ( )
6.學校教育是萬能的。 ( )
7.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的發展與完善都要服務于教師教學的成功。 ( )
8.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構建的。 ( )
9.教學方法與課程內容不是內在統一的,它們之間不能整合。 ( )
10.德育過程與受教育者品德形成過程無關。 ( )
11.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以教育內容為中介的“教’’與“學”活動所借助的各種形式和條件的總和。 ( )
12.對殘疾兒童的教育要依據不平衡性的特征進行。 ( )
13.教育的目的可以分為教育目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三個層次。 ( )
14.班級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基層組織。 ( )
15.教科書的主體部分是目錄和習題。 ( )
考前都關注什么?
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江西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目做會100%通關
最新專題推薦:2015年江西考點速記,做題看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基礎鞏固練習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8年培訓經驗,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