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教師應如何備課?
22.簡述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基本途徑。
2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如何運用多種評價方式來全面反映學生語文學習水平?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24.兩位教師上《圓的認識》一課。
教師A在教學“半徑和直徑關系”時,組織學生動手測量、制表,然后引導學生發現“在同一圓中,圓的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教師B在教學這一知識點時是這樣設計的:
師:通過自學,你知道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嗎?
生1:在同一圓里,所有的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圓里,所有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則是d=2r。r=d/2。
師:這是同學們通過自學獲得的,你們能用什么方法證明這一結論是正確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測量一下直徑和半徑的長度,然后考查它們之間的關系。
師:那我們一起用這一方法檢測一下。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2:通過折紙,我能看出它們的關系。
問題:兩案例的主要共同點是什么?試分析兩教法并預測兩教法的教學效果。
25.李老師在教學中存在這樣一種令人尷尬的現象:他講課不可謂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時甚至很賣力),課下督促檢查不可謂不細、不緊、不認真,而學生也付出了較大的努力,師生滿以為會取得較大的收獲與提高,可最終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遠。針對這種現象,結合相關理論談談李老師應該怎樣改變這種情況。
臨考,大家都在看>>考點速記 考題猜想 題型訓練 真題 通關特訓 各學科試題
考試,沒一點把握怎么辦?跟著老師,用3天時間,輕松把握考試重點,一次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