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德反映的是人的自然屬性。
2.人的品德一旦形成,將不再改變。
3.(2012年真題)個體的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是一致的。
4.道德行為屬于外部表現(xiàn),不屬于品德的心理成分。
5.品德的心理結構具有統(tǒng)一性。
6.道德意志是道德行為的直接動因。
7.皮亞杰認為,兒童道德發(fā)展經(jīng)歷自我中心階段、權威階段、可逆性階段、公正階段,這些階段的順序是固定不變的。
8.柯爾伯格認為,人的年齡與道德發(fā)展階段完全對應。
9.到了內(nèi)化階段,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10.只要運用正面說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學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對紀律處分等強制性的方法。
11.由于榜樣在觀察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在給學生呈現(xiàn)榜樣時,應盡量找德高望重的
長者。
三、簡答題
1.(2013年真題)簡述品德的結構。
2.簡述中學生品德發(fā)展的基本特征。
3.影響品德發(fā)展的因素有哪些?
4.簡述品德的形成過程。
四、材料分析題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王老師是一位青年教師,工作熱情非常高,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經(jīng)常要求學生不要講臟話,不要亂扔廢紙……而這位教師講課情急時,常常罵學生“笨豬”“死腦子”。吸煙后,王老師隨手將煙蒂拋在課桌下面……在王老師的教育下,他的班級會怎樣呢?雖然王老師沒少用嘴皮子,沒少用各種懲罰手段,但是班上學生說臟話、粗話連篇,紙屑雜物隨處可見。王老師百思不得其解。
問題:請分析王老師的班級產(chǎn)生這樣后果的原因,王老師應該采取哪些方法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李老師班上有個學生叫周昊,個頭高大,天性聰明活潑,課堂表現(xiàn)積極活躍,思維靈活,但愛講話。課間與同學一起玩耍時,周昊喜歡支配、指揮別人,要別人按他的命令行事,如果不服從,他就動手打人。開學一周后,周昊成為班上不受歡迎的人。同學不愿和他玩,而他也無所謂地說:“我一個人玩更好些。”但看到別人玩時,他又經(jīng)常從旁搗亂。
問題:請你幫助李老師分析本案例,說說她可以選擇和應用哪些常用的培養(yǎng)品德的方法對周吳進行教育。
特別推薦: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章節(jié)難易分析 各科題型強化練習 章節(jié)考題猜想
網(wǎng)校課程:想快速通關,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wǎng)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趕緊報名吧!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 手機APP下載一手全掌握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