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的成本計算方法不能使用后進先出法。
【例題55·單選題】依據企業所得稅相關規定,以下關于存貨的稅務處理正確的是()。
A.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存貨,以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
B.通過支付現金以外方式取得的存貨,以評估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
C.生產性生物資產收獲的農產品,以產出或者采收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和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為成本
D。企業使用或銷售存貨的成本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中選用一種
【答案】C
【解析】選項A: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存貨,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選項 B:通過支付現金以外方式取得的存貨,以該存貨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選項D:企業使用或銷售的存貨的成本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中選用一種,計價方法一經選用,不得隨意變更。
六、投資資產的稅務處理(★★★)
(一)投資資產的成本
1.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購買價款。
2.通過支付現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公允價值+支付的相關稅費。
(二)投資資產成本的扣除方法
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企業在轉讓或者處置投資資產時,投資資產的成本準予扣除。
(三)投資企業撤回或減少投資的稅務處理
自2011年7月1日起,投資企業從被投資企業撤回或減少投資,其取得的資產中,相當于初始出資的部分,應確認為投資收回;相當于被投資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
被投資企業發生的經營虧損,由被投資企業按規定結轉彌補;投資企業不得調整減低其投資成本,也不得將其確認為投資損失。
【例題56·計算問答題】A公司2010年7月以1000萬元投資M公司,取得M公司30%股權。2012年7月經股東會批準,A公司將其持有的30%股份撤資,撤資時M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3000萬元,A公司撤資分得銀行存款2000萬元。則A公司分得的2000萬元中:
1000萬元為投資資本的收回(原投資就是1000萬元):
3000×30%=900(萬元),確認為股息所得;
2000-1000-900=100(萬元),剩余部分100萬元確認為股權轉讓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七、稅法規定與會計規定差異的處理(★★)
1.企業不能提供完整、準確的收入及成本、費用憑證,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由稅務機關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
2.企業依法清算時,以其清算終了后的清算所得為應納稅所得額,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所謂清算所得,是指企業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資產凈值、清算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余額。
【歸納分析】投資企業取得被投資企業清算所得的稅務處理。
投資方從清算企業分得的剩余資產,“兩步減除”:
【例題57·單選題】甲企業作為乙企業的投資方對乙企業投資成本160萬元,2012年1月乙企業進行清算,甲企業分得的剩余資產204萬元,其中含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24萬元,甲、乙企業均屬于境內居民企業,則該項業務甲企業應納企業所得稅()。
A.5萬元
B.11萬元
C.45萬元
D.51萬元
【答案】A
【解析】該項業務甲企業應繳納企業所得稅=(204—24—160)×25%=5(萬元)。
【相關鏈接】投資持有收益與投資轉讓收益的歸納:
企業行為 | 稅務處理規定 |
轉讓股權收入 | 確認轉讓收益,不確認持有收益 |
撤回或減少投資 | 分別確認持有收益和轉讓收益 |
清算分得剩余資產 | 分別確認持有收益和轉讓收益 |
3.在申報納稅時,稅法與會計制度、準則之間出現差異,要按照稅法規定進行必要調整后,才能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4.自2011年7月1日起,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
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系列推薦>>2013注會《稅法》單元測試題及答案|稅法習題及答案|章節練習答案
編輯推薦>>2013年注會《稅法》章節復習資料匯總|2013注會《稅法》講義及習題匯總
為幫助考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能較好地掌握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內容,233網校提供了2013年注冊會計師《稅法》單科VIP班(含精講班+沖刺班+習題班+真題解析班+機考實戰班)、稅法沖刺班、稅法習題班、稅法真題解析班、稅法精講班等課程免費試聽 點擊進入>>??忌筛鶕约旱膶W習情況選擇相應的班級,希望對您的復習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