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因素有( )。
A.遺傳素質
B.環境
C.學校教育
D.社會活動
E.生產勞動
2.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確立了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地位,體現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則是( )。
A.兒童利益最佳原則
B.尊重兒童尊嚴原則
C.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
D.無歧視原則
E.保護兒童原則
3.決定教學任務的因素主要有( )。
A.教育目的
B.學生的年齡特征
C.學科特征
D.教師素質
E.教學的時空條件
4.課堂教學中有交流傳遞可分為( )。
A.提問方式
B.程序學習方式
C.小組學習方式
D.研究方式
E.討論方式
5.教師可通過( )等方法培養和樹立良好的班風。
A.講清道理
B.樹立榜樣
C.嚴格要求
D.召開班會
E.反復實踐
6.下列觀點中,屬于遺傳決定論的是( )。
A.洛克的“白板說”
B.高爾頓的血統論
C.柏拉圖的三等論
D.基督教的“原罪說”
E.中國的性善性惡論
7.我國教師的資格條件必須包括的要素有( )。
A.必須是中國公民
B.必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C.必須具有規定的學歷,或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
D.必須具有教育教學的能力
E.必須體格達標
8.培養學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設班集體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班主任應做到( )。
A.嚴格要求
B.培養輿論
C.耐心引導
D.保持教師的絕對權威
E.注意學生集體領導機構的經常變動
9.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的特殊性表現在( )方面。
A.認識的間接性
B.認識的交往性
C.認識的目的性
D.認識的有效性
E.認識的教育性
10.中小學教師培訓的要求是( )。
A.因地制宜
B.分類指導
C.按需施教
D.市場導向
E.學用結合
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是當代德育教育理論中流傳最廣、占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是由柯爾伯格最先提出的。 ( )
2.一節課成敗的基本標準是看教學方法是否得當。 ( )
3.教學是教育工作構成的主體部分,但不是教育的基本途徑。 ( )
4.教育能力是教師在對教育本質工作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 )
5.遺傳因素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并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 )
6.教學具有教育性,所以教學中永遠有德育。 ( )
7.班級授課制最顯著的優點在于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 )
8.教學作為一種活動,是共性與多樣性的統一。 ( )
9.教師專業化有利于教師地位的提高。 ( )
10.教育在個體身心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無條件的。 ( )
11.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提法具有時代性。 ( )
12.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學習直接經驗為主。 ( )
13.學校可以為了教學而忽略其他事情。 ( )
14.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過程。 ( )
15.班級不僅是教育的對象、客體,而且是教育學生的主體。 ( )
考前都關注什么?
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江西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目做會100%通關
最新專題推薦:2015年江西考點速記,做題看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基礎鞏固練習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8年培訓經驗,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