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課堂紀律
B.課堂氣氛
C.教學設施
D.師生關系
E.同學關系
42、非測驗的評價技術有 ( )。
A.案卷分析
B.標準化成就測驗
C.觀察
D.情感評價
E.自編測驗
43、根據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影響個體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
A.自身成敗經驗
B.替代經驗
C.情緒喚醒
D.言語暗示
E.個體的品德
44、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有( )。
A.森田療法
B.松弛訓練
C.果敢訓練
D.暴露療法
E.系統脫敏法
45、根據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的關系,知識的學習可以分為( )。
A.上位學習
B.概念學習
C.下位學習
D.命題學習
E.并列結合學習
46、馬斯洛認為人的基本需要有(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愛與歸屬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實現的需要
47、學生對知識的內在加工過程包括( )。
A.知識的獲得
B.知識應用
C.知識鞏固
D.知識編碼
E.知識提取
48、智力技能形成的標志是( )。
A.智力技能的應用能夠舉一反三
B.智力技能的進程壓縮
C.內部言語成為智力技能活動的工具
D.智力技能的操作脫離了具體的支持物
E.智力技能實踐模式的動作結構在頭腦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49、構成動機的主要成分是( )。
A.歸因
B.成就動機
C.期待
D.需要
E.自我效能感
50、教師進行說服教育時,只提出正面材料的情況有 ( )。
A.對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級學生
B.對理解能力較高的高年級學生
C.學生沒有相反的觀點時
D.學生原本就有相反的觀點時
E.說服的任務是解決當務之急時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