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根據下列材料,回答71-75題。
小聰現在是一名初中生,小學時成績優秀,并在小學的升學考試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重點中學。進入初中后,因學習不適應,漸漸地成績下降到二十幾名,考試給小聰的打擊不小。從此,聰來學校時總把衣服的拉鏈拉得很高,將頭藏進衣服里,不愿見人。
情緒屬于( )。
A.智力因素
B.非智力因素
C.認知過程
D.個性心理特征
72、對于小聰我們可以通過改善認知來緩解其心理壓力,如運用ABC理論。ABC理論的提出人是( )。
A.福勒
B.艾里斯
C.皮亞杰
D.沃爾樸
73、評價的分類有很多種,在我國傳統基礎教育教學中,一般側重( )。
A.總結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標準參照評價
D.發展性評價
74、作為老師,如何幫助小聰克服其自卑心理?( )
A.幫助小聰正確認識自己
B.教會小聰正確看待客觀現實
C.發揮優勢,揚長避短
D.提高小聰的承挫力
75、根據下列材料,回答題。
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曾有人設計“拾柴火”的自然實驗,實驗對象是保育院的40個學生。實驗是在冬天晚上進行的。實驗者把濕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較遠的山溝里,要求學生必須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則隱蔽在一旁觀察孩們 的動靜。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結果發現有的孩子是興高采烈地到山溝里去了;有的則邊走邊發出怨言;有的不敢走遠,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濕柴。后來實驗者對他們講了有關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溝里取柴的人漸漸多了。經過幾個月的教育和觀察,發現有20個孩子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此了解到孩子們的性格差異,有的勇敢主動,有的畏縮圖方便;有的動搖,有的則是膽怯。而他們的性格是可以通過教育改變的。
該案例運用了教育心理學的什么研究方法?( )
A.現場實驗法
B.調查法
C.教育經驗總結法
D.個案法
76、教育心理學研究應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
A.客觀性原則
B.教育性原則
C.系統性原則
D.實踐性原則
77、榮格將人的性格分成( )。
A.獨立型
B.內向
C.順從型
D.外向
78、在教育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 )
A.重視早期性格習慣的培養
B.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
C.及時進行個別指導
D.鼓勵學生自我教育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