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交往是通過課堂互動實現的,能否充分發揮課堂互動的功能是教學交往成敗的關鍵。①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現代教學論認為,“互動”還是教學過程表現的基本形式。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課程、學生與課程、教師與環境、學生與環境之間都存在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課堂互動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和學生通過對信息溝通而產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過程。
課堂教學互動的模式可以依據不同的指標來劃分。根據互動主體的心理與行為的相容性,可將其分為合作性互動、對抗性互動、競爭合作性互動三種基本模式。
1.合作性互動。指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彼此配合、相互協助時所產生的互動。它是以互動雙方有共同的目標,彼此認識接近,行為配合為基礎形成的。在合作性互動中,適應是一種重要機制。師生間、學生間都需要一定的相互適應。通過適應,師生都可能改變自身的某些認識、態度、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從而達到相互適應的目的。除適應外,在合作性互動中,還存在服從、模仿、暗示等機制。教學中的服從一般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集體規范的服從;二是對教師權威的服從。對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這兩方面服從都有重要作用。模仿與暗示密切聯系。暗示是互動雙方有條件的行為方式,暗示者必須能起刺激作用,被暗示者接受暗示后能產生一定的反應,發生符合暗示者所要求的行為。而這種由暗示的刺激而發生的類似行為就是模仿。在課堂教學中,模仿不僅是形成合作性互動的重要機制,也是學生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教師作為社會的代表者是學生的主要模仿對象,教師的品格、才能、信念、待人接物的態度與行為方式,常常被學生模仿、認同、吸收,轉化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研究表明,處于合作狀態下的互動,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的認知功能和情境功能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合作性互動在新課程改革中有多種創造性的策略,常見的有:
(1)雙向設計策略。雙向設計就是教師要設計教和學,學生也要設計教和學。比如“商品”概念的教學,教師對教和學的設計是運用演繹法,而學生對教和學的設計是從實例出發.由問題人手,運用歸納法。究竟哪種設計好呢?這就需要師生相互交流,從而修改和完善教學方案。實施這一策略,以學生課前預習為基礎,一般在課堂前幾分鐘完成,因而要求教師具有較扎實的業務功底和較強的教學監控能力。
(2)互位教學策略。所謂互位,是指師生在課堂上的地位互換,教師當學生,學生當教師。互位教學包括四個主要環節或方面:互位質疑、互位講授、互位小結、互位評價?!敖淌亲詈玫膶W”,學生通過“教”來“學”,然后由教師加以指導,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全面素質的主動發展。
(3)小組活動策略。目前的班級授課,是一種典型的批量化的集體教育。在小班化教學尚不能在大多數地方實現的今天,在課堂上實施小組活動,便成為一種有效的互動策略。因為小組活動不僅符合學生追求交往、自由表達的需要,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利于學生全員參與,而且可以延伸教師教學的輻射作用;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交流,互相啟發,分享經驗;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交往與幫助,學會競爭與合作。具體形式如下。
分組競賽法:將學生分為4~5人一組,教學分為全班授課、小組學習、教學比賽、成績評定等環節;小組分層記分法:與分組競賽法相似,只是以小測驗代替教學比賽;集體研究法:將學習任務分成幾部分由小組成員各自承擔,在小組內廣泛討論和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并在全班交流,最后師生共同評價各小組對班級學習的貢獻;小組教學法:小組成員圍繞某一課題共同探討解決方略,力求達成一致的結論或選擇最佳方案。合作學習的一系列實驗研究表明,它對提高學生自尊心,形成對他人和對集體積極的態度,增強學習興趣,形成社會觀念和掌握社會技能等都有積極促進作用。
2.對抗性互動。對抗性互動是與合作性互動性質相反的互動。與合作性互動相比,它在互動力的凝聚點和互動的存在狀態上都是不同的。競爭和沖突是對抗性互動的兩種主要形式。競爭是指個體或群體之間為了某種目標而展開的一種較量。在課堂教學中,競爭既可激發學生的上進心,獲得更大成績,又可能挫傷一些競爭失敗學生的積極性。因此,人們對競爭這種互動方式贊成者有,反對者也有。一般認為在公平基礎上的競爭利大于弊。沖突是對抗性互動最顯著的表現形式,它是因不相容的角色期望而導致的心理矛盾和行為沖突。如教師期望學生能認真學習,品學兼優;學生也同樣希望教師和藹可親,具有較高的專業修養。一旦理想角色與觀察角色出現差異,就會產生矛盾或沖突。課堂教學中的沖突,多半是教師角色與學生角色在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上的沖突。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防止和妥善處理各種沖突,避免對抗性互動的發生。
3.競爭合作性互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純粹的合作性互動和純粹的對抗性互動都較少,中間型或交叉型較多。因此,積極而有效的課堂教學宜提倡進行競爭與合作相結合的互動,即競爭——合作性互動。競爭一一合作性互動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這兩種互動的交叉滲透和互相轉化。所謂交叉滲透是指在實際的互動過程中,合作中含有競爭的因素,競爭中也含有合作的成分。所謂相互轉化是指合作性互動和競爭性互動可以相互交替或轉化為相對立的一方。競爭合作性互動組織得好,既能發揮競爭與合作的正效應,又可避免其負效應,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合理的競爭意識,是一種富含時代性的互動模式。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