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知識學習
【本章考核目標】
1.了解:知識與知識學習的分類、記憶的三個系統。
2.理解:遺忘的規律及遺忘原因;工作記憶的特點。
3.掌握:運用信息加工學習原理,促進知識的獲得和保持。
【本章知識點結構】
各知識點板塊分述:
知識點一:知識學習概述
一、知識的類型(具體參考本章知識點表格一)
二、知識學習的類型(具體參考本章知識點表格二)
三、知識學習的作用
知識點二:知識的獲得與保持
一、記憶系統及其認知過程(具體參考本章知識點表格三)
二、知識的遺忘及其原因
1.遺忘及其進程
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過程最初進展得很快,以后逐漸緩慢:過了相當的時間后,幾乎不再遺忘。也可以說,遺忘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其規律是先快后慢,呈負加速型。
2.遺忘的理論解釋
(1)痕跡衰退說
(2)干擾說
(3)同化說
(4)動機說
三、運用信息加工學習原理,促進知識的獲得和保持
1.信息加工學習原理
2.促進知識獲得和保持方法
(1)明確知識學習的目的,增強學習主動性
(2)在學習活動與使用知識的條件之間建立聯系
(3)深度加工學習材料
(4)進行組塊化編碼
(5)合理安排練習和復習
知識點表格一:知識的類型
知識的分類 |
基本單元 |
表征方式 |
特點 |
陳述性知識 |
組塊 |
時間序列、 |
主要用來回答事物“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問題,也可用來區別和辨別事物 |
程序性知識 |
產生式 |
條件、行動 |
自動化,包括認知策略“做什么”“怎么做” |
知識點表格二:知識學習的類型
分類依據 |
分類類型 |
定義 |
符號學習 |
是指學習單一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符號本身代表什么又稱為表征學習;主要內容是詞匯學習 | |
根據知識本身 |
概念學習 |
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義的過程,實質上是通過學習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征和本質屬性 |
命題學習 |
就是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聯系,掌握句子表述的意義 | |
根據新舊知識 |
下位學習 |
就是把新觀念歸屬于認知結構原有的上位觀念之下,并使之聯系起來,從而獲得新觀念意義的過程 |
之間的關系 |
上位學習 |
又稱總括性學習,就是通過綜合歸納來獲得新意義的學習 |
并列結合學習 |
就是通過并列結合獲得新意義的學習 |
知識點表格三:記憶系統
特征/種類 |
信息儲存時間 |
信息儲存容量 |
認知過程 |
感覺登記 |
圖0.25至1秒 |
很大,所有感官信 |
選擇性知覺:注意、知覺 |
工作記憶 |
幾秒至2分鐘 |
7±2組塊 |
復述、組塊、編碼 |
長時記憶 |
1分鐘以上 |
巨大,沒有限度 |
編碼、儲存、提取 |
資料推薦:2015年北京教師資格中小學【教育學 教育心理學】章節突破題 歷年真題
233網校教師資格提醒:符合條件者現在報考是最明智的選擇,抓住最后一次機會;為備考2015年3月22日考試,集結了擁有豐富的教學培訓經驗師資,開設了VIP班,全力助考生在北京最后一次自主命題的考試中一次通關,不留遺憾!!點擊>>免費試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