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想象活動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為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一)無意想象
無意想象是沒有預定目的和計劃而產生的想象。例如,人們看到天上的云,不自覺地把它想象成蘑菇、大象、羊群等;人們看到窗上的冰霜,不自覺地把它想象成美麗的樹林、陡峭的山峰等。
夢是無意想象的極端情況。它是人在睡眠狀態下的一種漫無目的、不由自主的奇異想象。在夢中,有時見到已故的親人、昔日的朋友,體驗到童年時代的激情,經歷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從夢境的內容看,它是過去經驗的奇特組合。按照巴甫洛夫的解釋,夢是人在睡眠時,大腦皮層產生一種彌漫性抑制,由于抑制發展不平衡,皮層的某些部位出現活躍狀態,暫時神經聯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組合而產生各種形象,就出現了夢。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有預定目的、自覺的想象。人在多數情況下,總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自覺地展開想象活動。對于有意想象,根據它的新形象的新穎性、獨特性和創造性的不同,又可分為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
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據詞語的描述或非語言(圖樣、圖解、符號等)的描繪,在頭腦中產生有關事物新形象的過程。例如,當人們讀著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時,頭腦中就會展現出一幅充滿蒼涼氣氛的“秋暮羈旅圖”,這就是再造想象。也就是說,人在閱讀文藝作品、歷史文獻,工人看建筑或機械圖紙,學生聽教師對課文進行生動形象地描述時,頭腦中出現的有關事物的形象,都屬于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具有的特點是:再造想象中形成的新形象,對自己來說是新的,是根據別人的描述或制作的圖表、模型等在頭腦中再造出來的,因而新穎性、獨立性、創造性成分比較小;其次,再造想象形成的新形象差異較大,因為人們的經驗、興趣、愛好和能力不同,再造的形象也就不會相同。例如,某美術學院舉行考試,題目是《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要求考生必須把這兩句詩中的意境在畫上確切地表現出來。結果,3名考生分別畫了3幅畫,如圖6—6所示。

2.創造想象。創造想象是不依據現成描述而獨立地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在創造新產品、新技術、新作品時,人腦所構成的新事物的形象都是創造想象。它的特點是新穎、獨創、奇特。
創造想象在人的實際創造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切創造性活動的必要組成部分。科學領域里的一切發明,藝術領域里的一切典型形象,都必須首先在頭腦中形成活動的最終或中間產品的模型,即創造想象。可見,創造想象是創造活動的必要環節。沒有創造想象,創造活動就難以完成。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既有異同,又有聯系,如表6—3所示。
表6—3再造想象與創造想象的異同與聯系
再造想象 |
創造想象 | |
不同點 |
(1)具有再造性,構造出的形象與原物相 |
(1)具有創造性,構造出來的形象是嶄新 |
相同點 |
(1)都是根據已有的表象構造出的新形象 (2)想象中的事物都是以前沒有直接感知過的 | |
聯系 |
(1)再造想象是創造想象的基礎,創造想象是再造想象的發展 (2)創造想象中有再造性的成分,再造想象中有創造性的成分 |
3.幻想。幻想是與個人愿望相聯系并指向于未來事物的想象。它是個人對未來的希望與向往。例如,少年兒童幻想將來成為一名宇航員、航海家、醫生、科學家等。幻想也是獨立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它是創造想象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它又不同于創造想象。幻想與創造想象既有異同,又有聯系,如表6—4所示。
表6—4幻想與創造想象的異同和聯系
幻想 |
創造想象 | |
不同點 |
(1)是個人所向往的、追求的愿望 |
(1)不一定是個人所向往的、追求的愿望 |
相同點 |
(1)都必須有一定的表象材料為依據 (2)都富有創造性、新奇性 | |
聯系 |
(1)創造想象是幻想的基礎,幻想是創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2)創造想象中有一定的幻想成分,幻想中也有一定的創造想象的成分 |
根據幻想的社會價值和有無實現的可能性,可分為積極的幻想和消極的幻想。積極的幻想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并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實現可能的幻想,一般稱為理想。例如,青少年想將來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想為人類多做貢獻,這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個人努力能夠實現的。理想是人前進的燈塔,能使人展望到未來美好的前景,激發人的信心和斗志,鼓舞人頑強地去克服困難。而消極的幻想是完全脫離客觀現實的發展規律、毫無實現可能的幻想,一般稱為空想。例如,有人幻想長生不老,到處尋找靈丹妙藥;有的小學生看了神話小說,想學孫悟空七十二變、想修煉成仙等,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永遠不能實現的。空想是一種無益幻想,它使人脫離現實,想人非非,從而把人引向歧途。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